就是這樣一本基本觀點錯誤的書卻得到了眾多知名學者的吹捧。這只說明它迎合了中國部分民族主義者的心理。外國人寫中國的書,有充滿偏見論證“中國崩潰”的,也有同樣充滿偏見論證“中國輝煌”的,當然也有比較實事求是分析中國的。我們許多人愛聽吹捧,不愛聽不同聲音,因此,引進的許多書就以唱贊歌為主。但那些指責中國的,多少也看出了中國的一些問題,不過是結(jié)論錯了。我們整個民族怎么就容不得不同聲音呢?大國之民要有大國的心態(tài),這就是寬容和謙虛。聽聽不同意見,肯定沒有聽贊歌舒服。但“苦口良藥利于病”。把他們的書翻譯過來,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不相信他們的幾本書就可以唱衰中國。
當然,我批評這本書基本觀點不正確,并非說這本書一無是處。比如,作者并不認為西方是唯一的現(xiàn)代化模式,認為中國不會走西方的老路。仔細看來,這本書中許多觀點還是極有啟發(fā)的。金無足金,書也這樣。只要是認真寫的書,無論作者的結(jié)論有多少錯誤,總會給我們一些啟發(fā)。這是我對《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一書的基本觀點。
(作者為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
作者:(英)馬丁·雅克,翻譯:張莉、劉曲,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
“中國絕對不會走上西方民主化的道路,只會選擇一條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發(fā)展模式;中國的崛起將改變的不僅僅是世界經(jīng)濟格局,還將徹底動搖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