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電視臺節(jié)目《有話大家說》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極其火爆的一幕:針對停車亂收費問題,著名的電臺主持人萬峰斥責連線接受采訪的富陽市發(fā)改局物價監(jiān)督檢查分局局長:“你不知道當什么局長?你不好好為人民服務,就下去,滾蛋。撤你的職!”(新聞回放:浙江電臺主持人怒罵局長“不稱職就滾蛋”)
這段視頻,在網(wǎng)絡上獲得了極高的點擊率,已是真正的“熱聞”。對萬峰的“怒罵”,有些人認為在電視節(jié)目中這樣言辭“不夠文明禮貌”,但更多的人表示很快意,認為其替百姓“出了口惡氣”。
那么,在電視上以激烈的言辭公開斥責官員,究竟是耶非耶?這應該是目前很有討論價值的一個問題。
在筆者看來,類似萬峰脫口而出的“滾蛋”二字,或確有其欠雅失當之處,但整體說來,對這類“重口味”的電視節(jié)目和嘉賓表現(xiàn),還是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承認和容忍這類公開的激烈批評,是對公眾和媒體的監(jiān)督權的進一步兌現(xiàn),是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
私下之間,人和人之間當然要互相尊重,講究相處的風度和措辭。但在官民關系當中,對于沒能盡職盡責的官員,百姓有批評乃至激烈批評的權力,要求批評的話語多么溫文爾雅,往往是不盡現(xiàn)實的,而且言辭的激烈并不代表理性就不足。而就表達效果而言,所謂“振聾發(fā)聵”,對于一些慣于敷衍的混沌官員,激烈的言辭可以更有助于令其清醒,產(chǎn)生切實的榮辱感。
讓公眾可以激烈且公開地批評官員,有一個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即有助于理順官民關系,匡正權力倫理,F(xiàn)實中,有些官員雖自稱“公仆”,內(nèi)心中卻對百姓頗多不屑,可以說,既不是“愛民如子”更不是“敬民如主”,而是視民如草芥,有著極不健康的角色意識和級別觀念。這樣的官員對來自百姓的批評和罵聲,往往極度不能接受,乃至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多起百姓因為和官員言語沖突而被拘留被追捕的案例。如果電視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普通嘉賓斥責無作為或胡作為官員的場面,某些官員錯亂的角色意識和級別觀念,有望得到糾正。
在電視之類的媒體上激烈批評官員,并不會降低政府的威望和公信;相反,無原則地庇護有過失的官員卻可能引起較壞的效果,這已被很多事實所證明。比如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在電視上公開批評官員乃至總統(tǒng),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至少在現(xiàn)實背景下,“重口味”的媒體批評可謂利多弊少。
(河北 郭之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