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在癸巳蛇年開局的一場變革卻讓外界感到頗為驚訝。自從2010年蘇寧電器(行情 股吧 買賣點)宣布戰(zhàn)略轉型以來,打造“沃爾瑪+亞馬遜”就成為其一直對外宣布的公司愿景,這次更名蘇寧云商并將新戰(zhàn)略概括為“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也正是對這一戰(zhàn)略的進一步詮釋,然而這次轉型的真正核心就是打造蘇寧自身的電商平臺。
對于蘇寧來說,店商也就是實體店業(yè)務2012年已經出現(xiàn)了15%的萎縮且利潤大幅下滑,即便進行百貨化延伸店商業(yè)務未來的萎縮也不可避免,因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實體商業(yè)的龍頭沃爾瑪也無法抗擊電商的沖擊。與此同時,蘇寧云商提到的電商業(yè)務,也就是B2C業(yè)務,短期是難以盈利的,除了依靠低價優(yōu)勢搶奪實體店的份額來擴大規(guī)模外,即便是全球B2C規(guī)模最大的亞馬遜也是難以依靠B2C盈利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寧云商這次真正要發(fā)力的就是零售服務商業(yè)務,也就是依靠其現(xiàn)有的物流、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生活與商旅等相關公司來為進入蘇寧電商平臺的供應商提供服務來獲取利潤,這正是亞馬遜、阿里巴巴等盈利電商真正的盈利模式。
然而這塊業(yè)務對于蘇寧來說此前是最大的短板,在蘇寧易購去年183億元的營業(yè)額中,去年7月才上線的電商平臺業(yè)務貢獻的收入占比微乎其微,而其主要競爭對手京東商城平臺收入的占比則提升到30%以上。
但蘇寧的零售服務商之路注定不會平坦,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阿里系在零售服務商這一市場占據(jù)了近8成的市場,其搭建的電商平臺是中國企業(yè)進軍電子商務首選的平臺,在這棵大樹下其他的競爭對手如京東商城、1號店、當當都難以生長,去年當當在雙十一入駐天貓就是明顯的案例,而京東商城去年雙十一促銷遭遇天貓“2選1”的堵截,也讓蘇寧意識到要在淘寶獨大的這一市場分羹并非易事。其要搶奪天貓的份額難度依然很大。
對于蘇寧云商來說,將自己的物流、金融等服務產業(yè)化是必然選擇,但是其電商平臺的流量以及購物體驗成為其難以吸引第三方商戶入駐的真正原因,雖然2012年依靠持續(xù)的廣告投放蘇寧易購ALEXA排名從2000位上升到500位左右,甚至在促銷季還一度進入前100名,但是與天貓,甚至騰訊電商、京東商城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而且上下波動幅度過大,這讓供應商對這一平臺的投入產出比沒有信心。此外,蘇寧易購的購物體驗與京東等對手相比相差很遠。
這次蘇寧云商的架構調整一次性提拔了3000多名中高層干部,然而大量來自實體門店運營部門的干部調入電商部門,雖然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公司內部線上線下團隊的矛盾,但是對于電商和零售服務商業(yè)務來說,蘇寧云商依然需要從外部補充大量真正有電商和零售服務商運營經驗的力量,云商概念讓外界感到云山霧罩,但是蘇寧的變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