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雅虎曾經出資 2.7 億美元收購了一家?guī)椭髽I(yè)主精準營銷的線上廣告公司 Interclick。當時華爾街日報認為,通過 Interclick 的技術,雅虎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網站上廣告位的價值,而且能夠通過自動化的系統(tǒng)來定出價格。
時隔 7 個月,雅虎基于 Inteclick 所打造的在線廣告平臺 Genome 上線。從雅虎官方的介紹來看,Genome 是基于“數據挖掘”的工具,具體功效是幫助雅虎認識它多年來所收集的用戶數據,包括用戶注冊時的填寫的資料,用戶搜索關鍵字以及用戶行為習慣,從而預測用戶的興趣,或者說“下一個想要買的東西”。這種方式被稱為“受眾購買”(Audience Buying)。
Genome 的優(yōu)勢也許在于它的數據量,雅虎的用戶數據覆蓋 76% 的美國人口;平均每天搜索 3 億條;與 25 個第三方數據來源合作,包括 BlueKai 和 eXelate。然而,官網上列舉的管理系統(tǒng) OSM,以及對數據進行分析的功能等等,具體效果如何,仍需觀察。
目前,頂級的廣告主,比如汽車品牌寶馬,是 Genome 客戶中的一員。雅虎的 Peter Foster 稱:“我們的戰(zhàn)略是依然專注于市場上前 400 到 500 名的廣告主。”
Genome 天生帶著一股濃濃的技術味,它的出現(xiàn)是否表明雅虎要擺脫“媒體公司”這個身份呢?有可能性。
回顧雅虎與 Google 之間的斗爭,技術手段不足是雅虎此前在搜索市場輸給 Google 的重要原因。Genome 這種精確發(fā)現(xiàn)的特性,能夠幫助雅虎原本就不錯的在線廣告展示效果,更上一層樓。
然而,雅虎的問題在于,盡管公司一直在與衰退作斗爭,也通過收購的手段為公司補充新鮮血液,但卻遲遲無法狠下心來進行大的改變,讓公司依然停留現(xiàn)狀。GigaOM 的 Derrick Harris 指出,雅虎也大力投資同樣是基于“數據挖掘”的 Hadoop,但公司本身卻沒有作出相應的改變,發(fā)展新的商業(yè)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投資。此外,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同類型的服務,包括 Acxiom、Applied Predictive Technologies、BloomReach、InsightsOne、MarketShare 等等,Genome 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雅虎之前和微軟簽署了長達十年的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內容顯示兩家公司的自助廣告業(yè)務在微軟的 AdCenter 廣告平臺中進行,所有搜索廣告的價格,由 AdCenter 的自動拍賣流程來決定。而 Genome 也是一個自助廣告平臺,這個舉動也可能表達了雅虎欲獨立于微軟之外的野心。。
Genome 真的會給雅虎帶來改變嗎?這要看雅虎新 CEO Ross Levinsohn 是否有足夠的洞察力、魄力和說服力,來領導公司進行轉變。早兩天,他說服公司董事會停止了與 Facebook 的專利糾紛,看來是一個好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