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逆轉 新股東力挽狂瀾
5月17日,秋林集團就其廣受關注的秋林商廈產權糾紛一案發(fā)布公告,表示于5 月 15 日接到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其主要內容為:撤銷此前南崗區(qū)人民法院的相關民事判決,該產權案移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這一結果可謂是秋林集團與漢帛集團旗下博瑞商業(yè)訴爭房產案走向的大逆轉,預示著秋林集團從一審敗訴的陰霾中成功走出。
以頤和黃金為代表的新股東,是這次成功應訴的主力軍。據秋林集團副總裁王凱介紹,二審之所以能夠獲得有利判決,是因為在庭辯中提出了若干有力的證據支持。
一是一審的過程中,南崗區(qū)人民法院存在超越級別管轄標準受理的情況,需要依法予以糾正。南崗區(qū)法院只有涉案標的在3000萬額度以下的審判權限,超過一個億需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這是具有決定性的一個判決依據。
二是依據2006年公司章程,秋林集團的所有重大合同的簽訂,都必須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流程。但據秋林集團稱:他們從未簽訂博瑞商業(yè)所主張的房產協(xié)議,更未經秋林集團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合法批準。
三是秋林集團的秋林商廈本身是合資公司,所以一審的法院也沒有管轄權。
用積極行動詮釋“股東的責任”
在2011年4月,博瑞公司以秋林集團未履行過戶手續(xù)在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人民法院發(fā)起訴訟,狀告秋林集團未按合同協(xié)助其辦理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東大直街320號房屋(即秋林商廈)的房屋所有權證與土地使用權證。2011年9月27日南崗區(qū)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判決被告秋林集團敗訴。
據王凱介紹,拿到一審判決之后,馬上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所有人員都發(fā)動起來進行緊鑼密鼓的應對工作。在相關資料不完整的情況下,近乎從零開始對相關案件資料進行梳理和調查,經過“十五個緊張的日日夜夜”,終于在10月13日將上訴狀交到了中院,完成了上訴程序。
二審開庭日比預想中來得要快。“按照規(guī)定應該在一個月以后才會開庭,但是在11月1日就得到了開庭通知,11月7日開庭。”此時原始資料不足,是新管理層面臨的最大困難,王凱曾親自要求法院延期,但沒有獲得準許。
在幾天之內完成應訴準備,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終于在新管理層團隊的努力下完成。“我們千方百計獲得資料,包括律師等專業(yè)人員的審核和調查,終于在11月7日成功進行了庭辯。”王凱提起那段緊張的時光,依然記憶猶新。
從目前的裁定結果來看,政府部門依照法律維護市場秩序,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市場公平和公正。秋林集團及其董事會有效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顯示了秋林集團內部管理的健康和完善。
對于其他同樣面對“歷史包袱”的上市公司來說,秋林集團新股東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用積極的行動,尋求維護自身財產安全、保障投資人權益,無疑具有代表性的意義。
挽回的不僅僅是金錢 新股東成色初顯
秋林集團通過積極應訴,成功“奪回”巨量資產,不僅有望化解投資者對企業(yè)內部經營管理的質疑,也將大幅度提升股市表現并挽回投資者信心,堪稱是“股民的勝利”。
對于2011年入主秋林集團的頤和黃金來說,經此一役,充分驗證了自身的“成色”。
王凱表示,秋林商廈是秋林集團擁有的最主要的兩座商場之一。如果秋林集團失去秋林商廈,對3萬多秋林股民的損害,同時對秋林員工切身利益的損害,都無法估量”。
在頤和黃金的努力下,短短1年秋林集團就已經脫胎換骨。
首先是秋林集團順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這對于曾經著名的“股改釘子戶”來說殊為不易。其次是2011年通過經營業(yè)績改善,連續(xù)八年的虧損得以扭轉,摘掉了“ST”的帽子。
最為錦上添花的,是2000年以后,在12年以來第一次進行分紅。據秋林集團七屆七次董事會會議于2012 年4 月26 日發(fā)布《第七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議公告》,其中宣布2011 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以截止2011 年12 月31 日公司總股本325,528,945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fā)現金股利0.5 元人民幣(含稅)。
在2012年3月,秋林集團以4948萬元全額收購哈爾濱秋林食品有限公司和新天地秋林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讓“中華老字號”食品公司重新回到秋林大家庭懷抱中,也是影響深遠的大動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秋林品牌,實現秋林品牌的完整和統(tǒng)一。”
在頤和黃金入主之后,“嚴格內控制度,嚴肅公司治理,都是秋林過往沒有的。”秋林集團通過成功的自我糾偏,顯示了企業(yè)可以通過有效的公司治理,不僅維護企業(yè)的自身權益,也讓社會公眾了解到秋林集團管理層在嚴肅公司內控工作的建設、規(guī)范公司治理結構等方面做作出的努力。同時,規(guī)范化治理下的企業(yè),對于廣大股民來說,也意味著投資收益得以保障的曙光和長期投資增值的信心保證。
為百年品牌增輝 頤和黃金成竹在胸
“秋林在頤和黃金的手中,會有絕對對得起秋林百年品牌、絕對能夠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巨大發(fā)展。” 王凱對未來信心十足。
秋林集團的改變,除了上文提到的收回秋林食品這樣業(yè)界矚目的大動作,在“隱形”的和“軟”的方面,同樣讓人感受到百年品牌再展宏圖的希望。
秋林作為百年老店,品牌如何持續(xù)熠熠生輝,深厚的文化積淀如何傳承,不僅關系著企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哈爾濱及東北地區(qū)在商業(yè)文化如何持續(xù)發(fā)展、推陳出新的重要課題。
秋林集團以收購秋林食品公司為契機,不斷吸納相關著名特色食品品牌,恢復秋林的歷史風貌;進一步擴大“秋林食品”的銷售網點,推出“秋林食品商場連鎖經營新模式”,逐漸向東北地區(qū)輻射,以連鎖的形式擴大規(guī)模和數量;秋林百貨商場在做好本地的基礎上進一步走出去,輻射整個東北三省,還將打造一個7000平方米的秋林食品展示廳,集銷售、展示、制作、博物館為一體,讓秋林食品公司不只是廠家,更成為一個展示俄式食品工藝和哈爾濱飲食文化的景點。
此外,董事張云琦曾表示,擇機將頤和黃金生產銷售的公司重組到秋林公司內。巨額資金的注入,嶄新的發(fā)展規(guī)劃,使秋林集團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秋林百貨公司與食品公司連鎖擴張將被加速。
據了解,秋林食品獨具特色,在國內有很好的市場口碑。秋林食品公司的主營產品“大列巴”,采用秋林面包液態(tài)酵母三次發(fā)酵工藝制作,200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巴”本是俄羅斯傳統(tǒng)食品“面包”的中文諧音。“列巴”不僅有著濃郁的俄羅斯風情,更是哈爾濱獨有。
此外,眾所周知,秋林食品公司生產的紅腸是秋林公司俄式傳統(tǒng)工藝扎根哈爾濱百余年的特色食品,早已成為哈爾濱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收購秋林食品公司后,將延續(xù)百年秋林前店后廠的經營特色,可以有效地整合秋林品牌,實現秋林品牌的完整和統(tǒng)一。同時,有助于擴大公司的經營規(guī)模,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豐厚投資者的回報。
至于此前網上曾經出現的不和諧音,王凱說,“今年會有巨大的提升,在最終的數據上有所顯示,讓大家能夠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些有利的證據一旦逐漸顯現的時候,別人混淆視聽的內容自然而然就會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