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歌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選手們綜合素質(zhì)的表現(xiàn)卻一直不能令觀眾和評委滿意,余秋雨在近日的比賽中更因一些選手無法對答案作出進一步解釋而難忍憤怒,甚至聲稱如果選手是在賽前參加培訓或只是死記硬背答案,并不了解題目當中的知識,綜合素質(zhì)問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如果這種現(xiàn)象再放任下去,我就失去了每天坐在這里給大家點評的意義,那我就要退出青歌賽,我也會建議組委會取消綜合素質(zhì)問答這個內(nèi)容。”作為一個比選手還懂得吸引眼球的評委,余秋雨的這段話再次成了“焦點話題”。不過,更多人感興趣的是余秋雨怎么了,卻很少有人關(guān)心這背后所映照出的社會問題。
這一次,余秋雨只不過是忍無可忍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很多觀眾都在抱怨青歌賽的文化素質(zhì)題太缺乏水平,但即使這樣沒水平的題目也足以把選手難為得面紅耳赤。“玉皇大帝封孫悟空什么職位?”題目已經(jīng)足夠搞笑,但選手卻有能力把這種搞笑發(fā)揚到無厘頭的境界,答曰:“九品芝麻官。”
似乎只要有文化素質(zhì)考試的比賽就會成為觀眾們找樂子的節(jié)目,節(jié)目結(jié)束了,面孔淡忘了,卻總會有不少段子依舊在坊間流傳。
去年“紅樓夢中人”選秀活動中就留下了這樣一個段子:一個19 歲、染了頭發(fā)、小混混打扮的男孩令人意外地報名飾演賈雨村。評委問他知道賈雨村多大了嗎?男孩特不忿兒地說:“沒多大吧,不就是賈寶玉他二哥嘛。你們要看我不順眼,我把耳釘摘下來演不就得了?賈寶玉、賈雨村他們這些大富人家的公子哥,擱現(xiàn)在的話耳釘戴得肯定比我還多……”原本嚴肅的事情能被演繹得如此搞笑,難怪有人說,原本可以造就一個童話或一個神話的比賽,卻被很多缺乏文化素質(zhì)的選手們生生演繹成了一則則笑話。而這樣的結(jié)果究竟應該請誰來“買單”?
這邊大家還在為選手們的文化匱乏憂心忡忡,那邊大小S卻已經(jīng)走進北京大學的百年講堂向?qū)W子們傳授起了扮靚心經(jīng)。不得不承認,在市場經(jīng)濟的社會里,北大此舉可謂明智之舉,只不過,那些沖著北大的文化氛圍慕名而來的人們?nèi)缃駞s再也看不到那片曾經(jīng)清澈的未名湖了。
其實,文化并不是高不可攀、只可仰望的名詞。最近,馬未都的新書熱銷就是很好的例證。因為他的講解讓很多人明白了日常生活里,人們舉手投足中所沉淀下來的文化。每個人都可以繼承和創(chuàng)造文化,但是,如果大家都只一心顧及正確答案或希望有更好的名利收成,那么,既沒有旗桿,也沒有旗手的文化旗幟還怎么可能隨風飄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