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小南國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超過99%的贊成票數表決通過收購百佳(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Pokka HK”)的交易,至此,小南國涉足西餐的收購計劃正式在小南國內部獲得認同。作為典型的中餐企業(yè),小南國跨界擁抱西餐,既是其自身發(fā)展策略中的重要舉措,也為餐飲業(yè)的轉型大潮照亮了一條新道路。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優(yōu)于傳統(tǒng)中餐的利潤表現,都讓時尚休閑類西餐成為大眾化市場趨勢下餐企轉型的重要選項。
頻引西餐形成品牌矩陣
2015年元旦小長假后第一周,小南國發(fā)布公告稱已經召開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收購Pokka HK的協(xié)議。據小南國內部工作人員透露,收購之后的市場舉措還在籌劃中,預計落到實處還需要一段時間,股權交易相關行為還在進行中。
據了解,此次收購,小南國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按照1.95億港元的價格收購Pokka HK65%股權,隨后小南國將與Pokka HK管理團隊共同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發(fā)展咖啡及大眾化西式休閑餐飲業(yè)務。Pokka HK已經計劃設立新公司,在中國內地展開咖啡館及咖啡豆銷售業(yè)務。
小南國董事長王慧敏表示,為了進入內地市場,Pokka HK已獲得一份由2015年1月起、為期25年并可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獨家使用“Pokka Café”標志的特許經營權。此外,Pokka HK內地首家店的選址已經基本確定在上海。
投資西餐品牌是小南國轉型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南國執(zhí)行董事兼總裁康捷介紹,2013年中小南國確定多品牌的轉型策略,除了自創(chuàng)品牌外,小南國逐漸開始從國外引進餐飲品牌,其中就包括主題西餐廳船屋、日本的品牌Oreno。此外,康捷還透露,小南國將引進一個美國的西式簡餐品牌。不僅如此,小南國還引進了徹思叔叔烘培坊,與奶茶品牌米芝蓮也已經形成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
小南國希望通過新品牌給企業(yè)帶來盈利的新局面。小南國2013年財報顯示,2013年實現營收13.86億元,同比增長4%;凈利潤67.1萬元,同比下滑99.4%。小南國方面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新餐廳的增長,凈利潤下降主要由于同店銷售下降10%以及關閉門店的一次性沖銷。
覬覦西式休閑餐飲市場
作為一家頗具代表性的中餐品牌,小南國不止一次通過西餐轉型。康捷表示,之所以選擇引進西式品牌,其中原因之一是消費者對外來餐廳概念比較熱衷,同時小南國也可以從品牌合作中學習經驗。
王慧敏認為,國內餐飲業(yè)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而Pokka HK在大眾化西式休閑餐飲方面經營了20年,尤其是在咖啡業(yè)務方面具有成熟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烘焙技術。王慧敏認為,并購Pokka HK給小南國帶來了西餐方面的專業(yè)能力,有助于小南國在大眾化西式休閑餐飲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在中國烹飪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看來,餐飲業(yè)轉型洗牌,相比餐廳數量品類眾多的中餐,西餐的市場空間還很大,特別是時尚類休閑西餐。小南國引進Pokka進入內地市場,“不用太多考慮競爭對手,集中考慮如何將品牌在新市場中推廣開來即可”。
此外,馮恩援還表示,選擇并購、合作的形式引進西餐品牌,是小南國采取的一種穩(wěn)妥轉型手段。“2015年餐飲業(yè)轉型面臨的風險更大,轉型投資也將更加謹慎。”馮恩援說,“餐飲業(yè)轉型已經經不起大的折騰。”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品牌,有助于企業(yè)集中精力進行市場拓張。
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6月,Pokka在香港和澳門擁有12個品牌共34個餐廳,主營精品咖啡及多種休閑食品,包括Pokka Café、日式吉列專門店Tonkichi、潮流意、百瀧意粉薄餅餐廳及日本拉面味吉拉面館等。Pokka HK董事經理黃水晶曾對外表示,Pokka Café和Tonkichi將會是Pokka HK進軍內地西餐業(yè)務的主力品牌。
大眾餐飲的盈利新寵
中國烹飪協(xié)會預計,2014年,中國餐飲業(yè)收入將突破2.7萬億元,增長幅度接近10%,限額以上餐飲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已經逐漸由負轉正,餐飲業(yè)轉型正在迎來常態(tài)化發(fā)展。馮恩援表示,這種情況對經歷低谷的餐飲業(yè)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形勢。預計2015年,中國餐飲業(yè)營業(yè)收入有望摸高3萬億元,其中大眾化餐飲將成為增長亮點,占據更大的比重。
在馮恩援看來,餐飲業(yè)大眾化轉型的過程中,中餐受價格沖擊十分明顯,人均70-100元的大眾化主題餐飲逐漸成為主流,反觀西餐,由于品牌和餐廳數量較少,加上原有的休閑特色,消費者所能接受的主流大眾水平則在人均100元以上。由此說來,在大眾化餐飲占據主流的情況下,同時經營大眾化餐飲,西餐的利潤率明顯比中餐要高。
北京京商流通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賴陽則表示,餐飲業(yè)轉型調整,主要表現為高端商務宴請大幅下降,低端大眾餐飲逐漸向有品質、有文化的方向轉變。由此,餐飲消費主流集中在客單價在100元左右的餐廳,特別是時尚主題類特色餐廳的增幅比較迅猛。因此,符合年輕人消費需求的西餐將成為未來餐飲業(yè)變化的主要趨勢之一。
馮恩援分析認為,餐飲業(yè)轉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餐廳的社會生活功能,類似咖啡廳的休閑類西餐廳符合了年輕人群的消費需求,因此在餐飲市場也越來越活躍。休閑、時尚類餐飲,單體面積小,有優(yōu)秀的品牌支撐、配送能力及生產能力,餐廳最大的功能是服務性,這些與重生產的中國傳統(tǒng)餐飲不同。馮恩援說道,“西餐在彰顯當前市場消費能力上,對中國傳統(tǒng)餐飲企業(yè)是很好的提示”。
不少西式大眾餐飲品牌對當前的市場也信心十足。近期,星巴克制定了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表示,到2019年,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要達到3400家,而目前,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1500家。星巴克大中華區(qū)董事長王金龍表示,在中國,咖啡文化已經逐漸轉變?yōu)榭Х认M,“中國的咖啡時代已經到了”。(賀陳慧)
(原標題:小南國跨界西餐映射行業(yè)轉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