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鋼:精益求精的戰(zhàn)艦"盔甲" --訪海軍某辦公室高級工程師邵軍
從工業(yè)革命開始,鋼鐵就成了戰(zhàn)艦最親密的"盟友".一艘艘威武的戰(zhàn)艦在大洋上劈波斬浪,是鋼材撐起了它不屈的脊梁,也是鋼材為它們穿上了一件件"鋼盔鐵甲".
然而,你可曾想到,兩百多年來,軍用鋼材的發(fā)展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那些看上去形色單一、毫無生命跡象的艦艇用鋼,竟有幾十個型號、上百種規(guī)格,它甚至決定著艦船裝備的升級換代。
前不久,記者走進某大型鋼鐵企業(yè),就此話題采訪了海軍某辦公室高級工程師邵軍。
鋼材也有"升級"壓力
記者:能不能簡要介紹一下軍用鋼的發(fā)展情況?
邵軍:艦用特種鋼材料具有批量小、規(guī)格多、要求高的特點,決定了各國艦船材料體系的發(fā)展原則一般都是:改進提高現有材料和發(fā)展新材料并舉。為了不斷滿足艦船對船體鋼的更高要求,世界各國都對現有成熟鋼種不斷改進提高,進行深化完善的研究工作。如美國HY80/100鋼,自50年代研制成功以來一直在進行改進提高的研究工作,目前已修訂標準11次,對技術指標要求、冶金工藝方法、化學成份分檔、鋼板厚度規(guī)格、鋼中夾雜元素及冶金質量控制等方面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