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內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先進冶金技術及多種技術途徑,促進了船體結構鋼及配套材料技術進步。如:某船體鋼實現了由模鑄提升為連鑄供貨,板厚度規(guī)格范圍擴大,并實現了全厚度等強匹配,提高了艦船結構安全性,有效減輕結構重量,大幅縮短生產周期,并已應用于海軍艦艇的建造,為我軍實現船體材料的升級換代奠定了技術基礎。
高強度是永不停止的追求
記者:軍用鋼的高強度是它的一個傳統(tǒng)特色,近年來有什么新的進展?
邵軍:高強度是各國軍用鋼的共同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國際上,一般用"屈服強度"來表示船用鋼材的強度特性,計量單位為MPa(兆帕)。
以國外航母為例,航母甲板需要承受飛機起降的巨大沖擊力以及燃氣沖刷、爆炸沖擊等極端復雜的服役環(huán)境,技術要求很高,強度級別和厚度大大高于一般船體結構鋼。美國航母大量采用690MPa級高強鋼作為航母甲板用鋼,新近又研發(fā)了強度級別785MPa級的HSLA115鋼,已經開始在新型航母--福特號上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