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說話或?qū)懳恼轮袑覍姨峒?ldquo;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人,可能一點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步入了一個誤區(qū)——
坊間流行的一些“三十六計”古今談的書籍中,在敘及“苦肉計”這條計謀時,常常引《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打黃蓋”做例子,給一些不明白歷史真相的人造成一種錯覺,以為在赤壁之戰(zhàn)時,東吳的這一帥一將真的玩過這種小孩把戲呢。
假作真時真不假
《三十六計》“苦肉計”一案的原文是:“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
據(jù)小說家者流稱,周瑜“打”黃蓋發(fā)生在赤壁之戰(zhàn)時,因此,在識別真假歷史時我們有必要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赤壁之戰(zhàn)。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208年,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
是役也,曹操率軍二十萬,號稱一百萬,揮師南下,連破劉琮,奪取荊州,敗劉備,聲言欲與孫權(quán)“會獵于東吳”。值此危急存亡關(guān)頭,孫權(quán)起用周瑜掛帥出征。但傾東吳全國兵,聯(lián)合荊州新敗的劉備在內(nèi),所得不過五萬余人,與曹軍相比,仍是寡眾懸殊。
可周瑜最后卻打敗了曹操。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念奴嬌》一詞中寫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以文學(xué)的手法描繪了當(dāng)時的歷史——周瑜周公瑾“談笑間”,使敵方的戰(zhàn)船“灰飛煙滅”。但沒有交待周公瑾是怎樣才使敵艦灰飛煙灰的。
唐朝人杜牧在《赤壁》懷古詩中倒是做了一點交待: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但也只是提了“東風(fēng)”與便——給予的方便,沒有言及是誰幫助周瑜完成火燒曹軍艦船任務(wù)的。
羅貫中老先生很熱情,他在《三國演義》中說是諸葛亮奪天地之造化,于南屏山筑七星壇借得一場東風(fēng),使得周瑜得以實現(xiàn)火燒曹軍的宏偉計劃。
這種說法也不過是“小說家者言”。
沒辦法,我們還得求助于歷史。
《三國志·吳·周瑜魯肅呂蒙傳》載:“(孫)權(quán)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斗艦數(shù)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預(yù)備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fā)火。時風(fēng)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鄭。”
這段為嚴謹?shù)氖穼W(xué)家們所認可的歷史告訴我們,幫助周瑜完成火燒曹軍艦船任務(wù)的人是黃蓋。
由于黃蓋用的是三十六計中的詐降計,所以,喜歡想像的小說家以為除了詐降計以外,還應(yīng)該有配套的“苦肉計”。
實則不然。
兩封書信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中引錄了一封所謂黃蓋寫給曹操的詐降書信:
蓋受孫氏厚恩,本不當(dāng)懷二心。然以今日事勢論之:用江東六郡之卒,當(dāng)中國百萬之師,眾寡不敵,海內(nèi)所共見也。東吳將吏,無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系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伏聞丞相誠心待物,虛懷納士,蓋愿率眾歸降,以圖建功雪恥,糧草軍仗,隨船獻納。泣血拜白,萬勿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