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東過了大約百米的地方,記者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一個地下鋼筋水泥建筑豁然出現(xiàn)在小道上,左手邊露出的是一二尺見方的了望孔,右手有一向下的臺階。劉少校推測,這應該是一座當年的戰(zhàn)地指揮所。
劉少校介紹說,當年駐守老虎洞陣地的是國民黨教導總隊。教導總隊隸屬于國民黨中央陸軍學校,素有“蔣介石之劍”的稱號。這支部隊是由特種兵組成,有炮兵團、騎兵團、工兵團和輜重團,共計五萬多人。教導總隊是國民黨軍隊按照德國步兵團的編制、用德國的裝備、由德國顧問訓練的德式團營連戰(zhàn)術示范部隊,又是蔣介石仿照希特勒建立的絕對忠于領袖的鐵衛(wèi)隊,教導總隊的士兵吃的比別人好,穿的是呢子服,每月比別的士兵多拿兩塊袁大頭。最初的教導總隊戰(zhàn)斗力極強,而此時的教導總隊,在淞滬保衛(wèi)戰(zhàn)中損失巨大,潰退到南京時,人數(shù)只有五千人左右。到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教導總隊臨時進行了擴充,補充的士兵大多是新兵,他們只經(jīng)過短期的強化訓練。
記憶中的老虎洞與現(xiàn)實中的崖洞
忽然,走在前面的黃明生叫了起來:“找到了,快來看,就是這里!庇浾呱锨耙豢,還真是一個崖洞,由兩塊高度約四到五米的礫巖石塊組成,它們立面朝北,斜向偏東,肩并肩地豎立著。在兩塊巖石的根部中間位置,由于風化原因崩塌了一大塊,正好形成了一個約有兩平方米左右的三角形山洞,洞高約一米,深約兩米左右。山洞離上面的山脊約有四米多高的距離,洞口離下面的小平臺也有兩米多高,人要想進入洞中還比較困難。攝影記者只能不斷地變換位置,盡可能地拍攝洞內的情況。洞壁上有凸起的帶色彩的圓形礫巖,在石洞內昏暗光線的映照下顯得光怪陸離,很有幾分神秘的氣氛。
這個崖洞到底是不是史料中記載的老虎洞呢?大家一起將目光投向劉少校,他有點猶豫,說:“實際上,老虎洞陣地是不是一定得有個老虎洞,我真不知道。不過這個洞的位置很隱蔽,正處在主陣地的后方懸崖上,再沒有比它更符合我想象中的’老虎洞‘了!
記者輾轉找到已離休的中山陵園文史專家劉維才老人,經(jīng)過交流記者得知,找到的確實是老虎洞。劉老告訴記者,當年中山門到太平門一圈45華里有12個派出所,三年多時間他待過的有9個,對紫金山可謂了如指掌。站在中山陵園東北區(qū)管理所的位置往對面山上看,老虎洞就在第二峰以東位置的北側!拔业谝淮伟l(fā)現(xiàn)老虎洞,是在1951年!眲⒗匣貞浾f,“當時中山陵園一個姓高的職工,有個三四歲的兒子,一天,夫妻倆上班后把孩子一人丟在家里,下班后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了,后來在過紫霞洞不遠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一只鞋,才知道孩子可能被狼叼去了。市政府派了兩千多人圍剿狼,每三公尺一個人,向山上爬,形成一個大包圍圈,過了第二峰向東,我們所里的人就看到一只狼,趕緊追趕,狼就鉆進了一個山洞。由于山洞位置較險要,我們只能守株待兔,結果狼竄出來被我們刺傷后又跑掉了。有個年紀比較大的同事說,這就是老虎洞。雖然五十多年過去了,但因為這件事比較特殊,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紫金山上的老虎為何在明初消失了
“老虎洞”的名字因何而來,難道紫金山上還真有老虎不成?
劉維才老人告訴記者,紫金山上確實有過老虎,而且應該是華南虎。朱元璋時期,明代大學士宋濂在他的《游鐘山記》中就有關于老虎的描述:“山有虎,近有僧采荈,虎逐入舍,僧門焉,虎爪其顴,顴有?沈。子勿畏,往矣!币馑际钦f,山上的寺僧采茶遇到老虎被抓傷了。據(jù)說,當時宋濂與劉伯溫、夏允中三人在鐘山游玩時,劉伯溫還提心吊膽的,害怕遇見老虎遭遇不測。但是朱元璋以后,紫金山有老虎的說法就鮮有記載了。劉維才認為,朱元璋填燕雀湖,破壞了老虎休息、飲水的環(huán)境,同時大興土木,砍伐了大量鐘山植被,使得老虎無處棲身,最終導致紫金山上老虎遷徙消失。老虎洞在民國時,很可能因為它是重要的軍事防御陣地,所以這個名字當年使用的頻率比較高。解放后,恐怕由于這里長年累月人跡罕至,這個名字就逐漸被人們淡忘了。
那么,當年發(fā)生在這里的那段血與火的往事,如今還有誰記得?
![打破神話:痛擊美軍入侵飛機[圖]](/uploads/allimg/140530/0154540_lit.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日本潛艇的建造與發(fā)展[組圖]](http://www.528sz.cn/uploads/allimg/140530/015441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