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這個標準觀察過遇到的人,至少有兩個應(yīng)驗了。一個是常年的慢性腎病,最終因腎衰竭而不治,去世時還不到五十歲。另一個雖然健在,但總是病病歪歪的,年紀輕輕的就和老人一樣怕冷,很早就未老先衰了。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走路的時候永遠像是欠著腳,足跟兒不著地,和民俗中形容一個人身體壯實時的“走路噔噔的”,大相徑庭……
前幾日,采訪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的陳小野教授,他致力于將中醫(yī)理論與生物進化相結(jié)合,他發(fā)現(xiàn),人體上的所有有返祖傾向、回歸原始的變化,都意味著衰老乃至死亡將至,在癥狀上類似中醫(yī)說的“陽虛”。
比如90%以上的白血病人,最初的異常之一,就是血液中出現(xiàn)“幼稚細胞”,這個原始印跡的出現(xiàn),是血液病屬于惡性的確鑿證據(jù)。腫瘤的診斷也一樣,癌癥細胞其實就是正常細胞出現(xiàn)了返祖,其中分化程度越低的越原始、越低級,相應(yīng)的,它導致的腫瘤,惡性程度也就越高。所以,一張“細胞低分化”的病理診斷,往往是個很不吉利的信號。
這些癌癥病人和老人一樣,都比正常人怕冷,而生物的進化順序是從冷血到變溫再到恒溫,越低等的動物體溫越低。人的體溫變低,就是從恒溫向低體溫、冷血的返祖,在老人,這是正常的衰老,在癌癥病人,則是因為他們被返祖的癌癥牽累,導致了中醫(yī)說的“陽虛”。醫(yī)生有個普遍感覺,癌癥病人的手腳總是冰涼的,而預防和治療癌癥的辦法之一,就是要經(jīng)常接受日光浴,以太陽的溫暖補充不足之陽,驅(qū)散能奪命的寒氣……
具體到曾國藩說的“腳不履地”,其實,人體是向前傾的,類似人老了之后的彎腰駝背,比挺拔玉立的健康體態(tài)更接近爬行,而爬行比直立要低級,這個體態(tài)上的返祖傾向,自然也就提示著與死亡的接近……閱人無數(shù)的曾國藩雖不通醫(yī)學,但想必見過諸多實例,才給出這么一個聳人聽聞的預示。
自從“芙蓉姐姐”豁出去以丑示人之后,娛樂圈多了個鐵律:“不要命的”怕“不要臉的”,“無知者無畏,無恥者無敵”。所謂“無恥”,就是從精神上回歸原始,是比衰老、癌變更為不堪的返祖、倒退,只是前者接近于生命的終結(jié),后者接近于榮辱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