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與印度等新獨立民族國家建交,是對美國孤立中國陰謀的有力回擊。
此外,1950年承認新中國的錫蘭(今斯里蘭卡)是南亞國家中第一個向中國派遣政府貿(mào)易代表團、并簽訂貿(mào)易協(xié)定的國家。1953年底,中國又迎來印尼經(jīng)濟代表團。次年,印尼開始對中國出口被美國禁運的橡膠,中緬之間也簽訂了3年的貿(mào)易協(xié)定。這個時期,中國同這些國家的貿(mào)易往來雖然十分有限,意義卻很重大,成為新中國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北歐國家突破美國后院
在美國的后院歐洲,也有一些國家突破了美國鑄就的封鎖圈。這些國家中,英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不過由于談判遲遲打不開局面,雙方一直沒能建交。倒是瑞典、丹麥、瑞士以及芬蘭等國,盡管屬于西方世界體系,但是傾向和平中立,既不愿卷入大國紛爭,也重視和東方的貿(mào)易,認為同新中國建立和發(fā)展關(guān)系符合它們自身的利益,它們很快與新中國建交。
瑞典是西方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經(jīng)過近4個月的談判,中瑞于1950年5月9日建交。有意思的是,新中國首任駐瑞典大使耿飆呈遞給瑞典國王的國書,上面除了有毛主席、周恩來外長的簽名外,還蓋有國璽、國印印記。后來的國書就不再使用國璽,只是由國家元首簽署、外長附署。
與丹麥、瑞士的建交談判也在進行,最終丹麥于1950年5月11日、瑞士于1950年9月14日,與中國建交。與芬蘭的建交過程最為簡單,因為芬蘭同舊中國沒有外交關(guān)系,又沒有參加聯(lián)合國,所以不用談判,由兩國使節(jié)共同商定好,就在1950年10月28日建交了。
據(jù)統(tǒng)計,新中國成立1周年時,中國已與1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guān)系,有25個國家公開承認了中國。之后到50年代中期,世界上共有25個國家與新中國建交。中國打破了建國初外交上一窮二白的窘境。
![打破神話:痛擊美軍入侵飛機[圖]](/uploads/allimg/140530/0154540_lit.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日本潛艇的建造與發(fā)展[組圖]](http://www.528sz.cn/uploads/allimg/140530/015441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