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破壞,幾百年也恢復(fù)不了
外地的紅衛(wèi)兵即將沖過來,一個令人驚悚的細節(jié)是,這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甚至不休不眠,從泰山腳下一路砸到山頂,砸壞了很多石碑和摩崖石刻
1980年代,劉亞偉還是曲阜縣委報道組成員,看到了縣政協(xié)一位同事的報告,這份2萬字的報告,搜集了文革時譚厚蘭等人如何討孔、砸碑、挖墳的事實,還列有一些數(shù)據(jù)。
這讓劉亞偉驚訝,他開始反思少年時看到的那些荒誕劇。從1990年起,劉亞偉和曲阜文化館的研究員王良四處采訪,尋找親歷者,比如一位昔日革委會主要成 員,但他閉口不談。第7次,他被堵在一家文物商店里,終于開口。他的老伴坐在一旁抽煙,冷眼旁觀,每每提及文革反孔之事,此人就側(cè)身去看老伴:說點吧?老 伴同意。于是就一點點說。
時光回溯到1966年。那一年的8月23日,曲阜縣政府接到消息,外地的紅衛(wèi)兵即將沖過來,他們正一路打砸,毀壞文物。曲阜一中的學生們在孔廟大門上貼出了“緊急行動起來,防止階級敵人的一切破壞活動”標語,并將本來開放的孔廟東華門、西華門和南門封了起來。
許多農(nóng)民來到孔府門口站崗,他們來不及制作紅袖標,就在胸前別上一個紅布條,寫著“貧下中農(nóng)”。
此時,曲阜縣委書記李秀公開演講,說“三孔”是國務(wù)院明文規(guī)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破壞它,就是破壞國家財產(chǎn),干擾斗爭方向。他后來回憶,當時的想法是,幾天的破壞,幾百年也恢復(fù)不了。
曲阜城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之中。不料,曲阜師范學院部分紅衛(wèi)兵行動了,他們一路高呼“打倒孔老二”“徹底搗毀孔家店”。
在孔府門前,文管會工作人員把紅衛(wèi)兵們攔住了。
紅衛(wèi)兵們齊聲背誦毛主席語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笤帚不倒,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時任副縣長王化田站出來,指著國務(wù)院立的文物保護的碑說,“你們好好看看,誰要在這里搞破壞,是觸犯國家法律的。”
一個紅衛(wèi)兵上來就問:“你是做什么的?”
王化田自報家門:“我是王化田,是副縣長。”誰知,他的話音未落,學生們便高呼“打倒王化田”,“打倒孔老二的看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