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道,作者:羅伯特·法利。數月來,傳來了數則關于F-35項目的好消息。荷蘭皇家空軍將采購F-35。還有,雖然最新報道稱協(xié)議尚未最后敲定,但韓國可能采購F-35,而且日本也已作出承諾。因此,F(xiàn)-35看起來注定將在亞洲上空翱翔。
文章稱,事實上,雖然數個伙伴在過去一年中減少了對這一項目的支持,但沒有國家完全退出。最終,F(xiàn)-35“閃電”II戰(zhàn)斗機將在10多個主要盟國空軍中服役。
盟國別無選擇
文章指出,經典的死亡螺旋理論描述的是如下過程:研發(fā)成本增加導致政治和軍事當局取消一項飛機采購計劃的部分內容;隨著采購總量下降,單機價格隨之上漲,因為研發(fā)和初期成本都被計算其中;價格上漲隨后導致一場政治風暴,致使更多采購計劃被取消,從而使成本進一步增加,產量減少,進而導致與國際伙伴關系緊張。
但在這里,問題在于,這一死亡螺旋不會導致F-35真的死亡。事實上,這款戰(zhàn)斗機已經變得無法扼殺。
在經歷了B-2轟炸機和F-22“猛禽”戰(zhàn)斗機等數個不順利的項目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五角大樓非常努力地確保沒有人能夠扼殺F-35。美國三大軍種承諾購買大量該型號聯(lián)合攻擊戰(zhàn)斗機。國際伙伴購買F-35,往往付出巨大政治代價。結果就是,出現(xiàn)了這種也許應該經歷卻不能經歷“死亡螺旋”的機型。無論這種原本設想的F-22的廉價替代品變得多么昂貴,它就是不能被扼殺。
前景難以預料
文章稱,根據設計理念,F(xiàn)-35應該在強調超視距空戰(zhàn)的高度網絡化、信息密集型作戰(zhàn)環(huán)境中取得優(yōu)異表現(xiàn)。如果能實現(xiàn)其設計性能,而且采購數量足夠多,從而充分發(fā)揮合作生產優(yōu)勢,這種機型的性能的確是非凡的。
批評F-35的人士指出,這種機型欠缺“戰(zhàn)斗機”的很多基本性能,但如果操作適當,它不需要這些性能。然而,目前,不清楚F-35能否演好其設計者希望它出演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