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不喜歡拍照。在深圳,他對要他做好準備拍照的記者說:“章子怡見了你的相機會兩眼閃光,而我會避開。”段永平說連他的太太都不喜歡給他拍照,他的太太是一位攝影師。給段永平拍照的攝影師并不太清楚他的具體事跡,但卻在很早的時候認識他的夫人——她在攝影圈內(nèi)頗有知名度,在美國也很成功。

和夫人結(jié)婚時,段永平答應她去美國生活。為了履行諾言,2001 年,段永平離開步步高的一線管理層,遠赴美國,當起了“寓公”。此時,離他打造小霸王、創(chuàng)辦步步高不過12 年的時間,12 年里他一度成為中國家電業(yè)的風云人物。
不過,在美國,他并沒有沉寂太久。2001 年底,他開始以1 美元左右價格大量買進網(wǎng)易股票,并堅持持有到100 美元。華爾街的華人投資圈因此而送他“段菲特”的稱號。2006 年,他又以62.01萬美元標價,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去年,他又和好友趙丹陽共同拍下了211 萬美元的“天價午餐”。6 月,他和趙丹陽一起再次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前一陣,段永平帶著孩子回國內(nèi)過暑假。從杭州到深圳,他帶著孩子逛西湖、到華僑城看節(jié)目;家庭生活之余,他還見了很多企業(yè)界、投資界的朋友。
段永平喜歡說,“投資就是一種愛好,和打高爾夫這樣的愛好無異。”他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口吻描述他的投資,他似乎并不希望從這里面賺到太多錢。但他也不認為他的人生觀和過去有太大變化,而且現(xiàn)在步步高這個公司仍然在追求最好。他又說,投資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在另一些場合,他也會說,投資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整個對話中,都一直充斥著這樣一些頗為矛盾的觀點。不過,或許這就是段永平:似乎帶有中庸之風,在個人評價上常常會糾正你給他下的結(jié)論,對自己的事業(yè)和“愛好”又都很認真。
金融風暴中的贏家
眼下的這場金融風暴讓很多人苦不堪言,但段永平很淡定。他說如果非要說金融風暴對他帶來了什么影響,那就是投資心態(tài)上的——比如過去他不相信人們會恐慌成這樣,現(xiàn)在他親眼目睹了人們慌不擇路地賣出。
但對他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買入機會。“很多股票價格跌得很低,這讓我賺了不少錢。”
比如,在今年3 月份,那時的市場環(huán)境正是巴菲特所言“別人恐懼時應該貪婪”的時候,很多股票價格偏離價值了,但是真正要下手買,卻很難判斷哪只股票仍有潛在危機。段永平的方法是,“閉著眼睛”買了巴菲特買過的股票,而且價格還比巴菲特的便宜40%、50%,這其中包括富國銀行。巴菲特說過,兩年后這個股票能賺到多少,而且他是富國銀行的董事。段永平信了,所以買了,到現(xiàn)在也有近一倍的回報了。
GE 是段永平在風暴中購買的另一只股票,原因在于段永平非常推崇這家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其表現(xiàn)就是盡管這個公司會犯錯誤,但是總有糾錯的能力。”段永平說他是從杰克·韋爾奇的書中感受到這個公司的強大文化的,做過企業(yè)的他明白,書中的這些東西不是靠編就能編出來的。眼下,GE 正在為它金融部門的擴張等錯誤買單,而這正是段永平大舉建倉的機會。他在10 美元之下分批買入GE,如今也已收獲頗豐。
“我買股票通常會買一些有問題的企業(yè)。”段永平說,因為好的公司股價都很貴。但是關鍵點在于這些“問題”能不能被這些公司接受,會不會致命。但是他沒有跟著巴菲特買高盛,盡管巴菲特說“高盛是最好的一個交易”。但做企業(yè)出生的段永平說他看不懂。
看不懂的股票不要做,這是巴菲特認可的交易原則。同樣適用的原則還有不做空、不抵押(注:不做無限風險的事情)。段永平說,凡是違背這些原則都容易犯錯。
段永平經(jīng)營企業(yè)的風格和他炒股的風格似有相同之處。在這場金融風暴中,步步高表現(xiàn)尚佳。段永平說,這是因為步步高比較保守、比較注重安全,不過多擴張。在他們的計劃里,危機遲早是要來的,所以不能沖動。“用自己的產(chǎn)品,在自己的市場里,跟著用戶并滿足他們,就容易活下來。”而那些為了沖進世界500 強的企業(yè),做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在段永平看來,這是在做“浪漫主義的事情,很危險”。
“中國睡得好覺的企業(yè)不多,我們是其中之一。”有人說他胸無大志,但他則有自己的說法:“最重要的是活下來”,并且至今還活得不錯。
段永平能睡得好覺,部分原因也在于步步高沒有上市。對于上市能帶來資金和發(fā)展的空間這樣的說法,他從表情里透出很大的質(zhì)疑:真的嗎?他的看法是,有些公司是,有些公司不是,而中國大部分公司都不是,上市未必能帶來更好的發(fā)展。“我們又沒有長三頭六臂,憑什么我們就是呢?”
巴菲特印象
關于公司不上市也是段永平和巴菲特在飯桌上的話題。當段永平將自己公司不上市的情況介紹給巴菲特后,巴菲特提到他認識的一位企業(yè)家,寧愿自己的身家縮水一半也要讓企業(yè)退市。這句話并非對上市和不上市的對錯進行評判,但段永平卻從側(cè)面得到了很大的肯定。
和巴菲特吃飯永遠能激起人們的好奇。段永平說, “這種飯局往往是七八個人在一起,三個小時,自由地攀談,”并不是全由他發(fā)問,雖然他掏了大價錢。談話的話題則包括投資、人生和慈善,“我們還會聊到高爾夫、橋牌和女朋友。”
談投資時,段永平問巴菲特犯過哪些錯誤。“他說十多年前投資過一家公司,本來只值4 個億,但他卻用了40 億。現(xiàn)在這家公司的價值是零,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最讓段永平印象深刻的是,巴菲特會用高爾夫來比喻投資。“他說投資犯錯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少犯錯。”“投資就像打高爾夫,要是每一個都打得很好,那就不好玩了。高爾夫主要是看整體成績打了多少桿、多少洞,而不是看某一個部分。大部分人都更關注為什么你這一桿打得這么好,其實高爾夫是用全場來計算你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