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用領(lǐng)域,為了解決有無問題,長期忍受各種問題,是正常的。一種戰(zhàn)斗機服役常常十年后才能逐步完善到當初宣稱的性能要求,期間經(jīng)歷無數(shù)次返工、趴窩甚至重大事故,是中外各國極為常見的情況。而忍受高成本、低壽命、巨大的維護工作量,更是司空見慣。
而民航市場,除非完全閉關(guān)鎖國,強制實行,否則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能被航空公司接受的,更不用說讓消費者買賬。

C919緩緩駛出
在民航市場,第一你要能造出來;第二你光是能造出來還不行,得技術(shù)過硬,造得好——又便宜又好使,安全可靠性能高;第三你有了技術(shù)造出好飛機還不夠,還得摸準市場的脈搏,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符合消費者需要的好飛機。
那些年,死在沙灘上的前輩:
康維爾公司(聯(lián)合飛機公司),轟炸機B-24,B-32,B-36的研制廠商,研制的噴氣客機有康維爾880,康維爾990。最終被通用動力兼并,1970年代退出民航市場,專注于軍用領(lǐng)域。

C919機翼特寫
洛克希德公司,研制客機L-1049,寬體客機L-1011,軍用運輸機C-130,C-133,C-141,C-5,F(xiàn)-22和F-35戰(zhàn)斗機的研制企業(yè),最終1980年代退出民航市場,專注于軍用領(lǐng)域。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制了噴氣客機DC-8,DC-9,MD-80/MD-82,DC-10,MD-90,MD-11,軍用運輸機C-17,F(xiàn)-15、F/A-18戰(zhàn)斗機的研制企業(yè),最終因為連年巨虧,于1990年代被波音兼并。
這無一不是歷史悠久、技術(shù)牛逼的老牌航空工業(yè)企業(yè),最終都由前輩變成為被緬懷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