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飛行表演隊隊員駕駛新涂裝殲10在跑道上滑行。攝影:劉軼瑤

殲10表演機新涂裝以深藍色為主色調(diào)。攝影:劉軼瑤
國際在線報道 (記者劉軼瑤、申進科):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將在珠海航展期間駕駛殲10表演機進行一系列高難度飛行表演。八一飛行表演隊是除美國“雷鳥”、俄羅斯“勇士”表演隊外,少數(shù)使用三代機進行特技飛行表演的飛行表演隊。其技術(shù)水平如何?人員如何選拔又如何輪換?八一飛行表演隊所在師師長嚴鋒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一作答。
“有些單機動作比國外三代機還要劇烈”
八一飛行表演隊組建于1962年,先后飛過殲-5、殲-6、殲教-5、殲-7等多種機型。2009年6月,殲10戰(zhàn)斗機成為其新裝備。談到目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技術(shù)水平,嚴鋒舉出了一組精確的數(shù)字:“目前,我們已經(jīng)機翼間隔0.5米至1米,垂直-1米至2米,高度差基本為0,與國外三代機表演隊在編隊密集程度、動作劇烈程度上基本相當,有些單機動作還要更加劇烈些。”
嚴鋒認為,目前,表演隊駕駛殲10表演機六機編隊的飛行水平,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
八一飛行表演隊去年曾駕駛殲10表演機在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慶典上以四機編隊亮相。目前,表演隊以六機特技編隊為主,穿插四機編隊動作和單機特技表演,能夠飛出六機三角隊、四機菱形編隊、五機開花、四機垂直開花、雙機剪刀機動、雙機對頭和單機特技等多種飛行表演動作。
選隊員有三個“硬指標”
嚴鋒透露,八一飛行表演隊選拔隊員有三個硬指標,分別是:年齡在36歲以下,在殲10飛機上系統(tǒng)完成了所有戰(zhàn)術(shù)科目的改裝訓練,殲10的飛行總時間達200小時以上。此外,還要查閱個人技術(shù)檔案。
在這位表演隊“總教頭”看來,在空軍航空兵里,表演隊隊員的綜合能力是最強的。原因有三:一是參加表演訓練的飛行員對飛機性能非常熟悉;二是通過訓練,個人駕駛技術(shù)水平有了質(zhì)的飛躍;三是訓練使得這些飛行員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了極大提高。
打破隊員“終身制” 年均表演30場
以往,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隊員是“終身制”。嚴鋒透露,利用換裝三代戰(zhàn)機的契機,將對人員和機制做出大幅度調(diào)整,將打破“終身制”,進行“輪換制”。
用嚴鋒的話說,“每年從作戰(zhàn)部隊選調(diào)2至3名新隊員,以保證表演隊的朝氣與活力。同時,每年也有2到3名隊員返回作戰(zhàn)部隊,他們的駕駛水平已有了質(zhì)的飛躍,對裝備性能也非常了解,回到部隊后將起到種子作用。”
他強調(diào),今后,八一飛行表演隊在表演訓練的同時也要進行作戰(zhàn)訓練。
當被問及是否考慮招收女隊員時,嚴鋒明確表示不會考慮。
嚴鋒認為,與其他國家的飛行表演隊相比,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演出經(jīng)驗仍然不足,因此,今后將提高公眾表演的場次,每年的表演將不少于30次。
其實,八一飛行表演隊成立至今,已經(jīng)為1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0多個代表團進行了350余次飛行表演,成功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