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加人民幣彈性)這給政府管理經濟帶來更多的靈活性。然而,我們不會看到人民幣價值的突然改變,因為這可能給整體經濟帶來更多的壞處,而不是好處。” 標準普爾大中華區(qū)企業(yè)和金融機構評級資深董事曾怡景(Ryan Tsang)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
美國當地時間周一上午, 標準普爾在紐約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著重談論中國、韓國和美國的經濟形勢。
“(人民幣)突然之間的跳躍可能會傷害到中國GDP的重要驅動力或者促成因素,也就是出口板塊。” 曾怡景說。
針對最近有些報告稱中國的主權債務可能高于官方數據的報告,曾怡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中國來說,影響主權債務評級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政府因為處理銀行系統(tǒng)可能出現的壞賬而發(fā)生的債務。中國政府過去對銀行板塊非常支持。他們成立非營利組織,由政府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我們相信,如果有必要,中國政府還會再這么做。所以這些可能發(fā)生的債務都影響我們的評級。雖然官方的資產負債表可能低一些,但是加入可能發(fā)生的債務,這個數字就高一些了。”
即使如此,標普對中國經濟的前景還是非?春。“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將繼續(xù)強力增長。” 曾怡景說。
據了解,標準普爾在去年年底的報告中提到,中國有較少的政府債務、強大的外部資產以及出色的經濟增長潛力,這些都足以超過政府在處理銀行系統(tǒng)可能出現壞賬而產生的負債。同時,標普預期,今明兩年,中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會超過GDP的3%。 但隨著財政刺激的緊縮,中國的財政赤字會在2011年底開始下降。中國凈政府債務在2011年底將上升到接近18%,但仍舊低于33%,也就是評級為“A”的主權平均債務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