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奧運會開幕式前張藝謀的最后熱身;它面臨著奧運開幕式同樣也面臨的挑戰(zhàn)——
佳期如夢
魚水之歡
接天蓮葉
日前,《印象西湖》這場舞蹈于西湖之上的山水實景演出在京推介時,卻引發(fā)了人們對奧運會開幕式的想象和期盼——開幕式中很多服裝設(shè)計和音響工作人員,都曾為《印象西湖》工作;張藝謀、王潮歌、樊躍,掌握奧運會開幕式創(chuàng)意機密的3位人士,是《印象西湖》的導(dǎo)演。
當(dāng)然,要說它泄露了開幕式的“天機”,恐怕是危言聳聽了,但起碼,它面臨著和開幕式一樣的挑戰(zhàn):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一個悠久文明的精髓和容顏。
用瞬間表現(xiàn)文明
這是《印象西湖》的一個片段:夜里,白衣書生持一把絹傘,與粉衣女子依偎著,在蒼茫而黑暗的天地之下,只看得到淺色的二人,緩緩走過蘇堤水面,仿佛講述著許仙和白娘子的相遇。
“《印象西湖》與開幕式相比,相似之處在于,都是在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試圖找出一個瞬間、一個片段來折射出其精髓。”王潮歌說。
從南宋形成的西湖“舊十景”算起,西湖歷史悠久。王潮歌說:“西湖文明有一千年,中國有五千年文明,而《印象西湖》和奧運會開幕式分別希望用一個或幾個小時的時間展現(xiàn),這是非常困難的。”
于是,寫意的手法成了展現(xiàn)的唯一途徑!队∠笪骱返谋硌葜,演員搖動兩根修長的白色羽毛,象征著白鶴的飛舞;演員手持發(fā)光的魚形道具在湖中嬉戲,象征著“魚水之歡”;而一些運用特殊燈光的場景,則象征著夢境。
據(jù)了解,《印象西湖》的舞臺設(shè)在水下3厘米處,300位演員,都是踏水起舞。
王潮歌很強調(diào)對瞬間和激情的把握。“我們中國要體現(xiàn)某個東西的時候,很少用一種冷的東西,我們是一個熱情的民族。我們通常會用喝酒、打鑼鼓、寒暄等方式,比如菜擺在桌子上,還流著湯呢,我們認(rèn)為這樣就很熱情。”她說。
燈光營造視覺大餐
“幻”,是王潮歌對《印象西湖》視覺效果的總結(jié)。
《印象西湖》的舞臺用燈白天就藏在西湖水中,游客渾然不覺。待夜晚演出之時,由船拖出。舞臺燈的數(shù)量多達(dá)千盞。演出開始時,百余道光柱匯集在湖面上空,更多彩色燈光則映照在西湖岸邊的樹上,將所有的樹染上鮮艷的顏色。
燈光隨著劇情發(fā)展不停變換。在一幕荷葉搖曳的情景中,綠色燈光集中打在了演員手持的荷葉道具上,再現(xiàn)“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景象。
在《印象西湖》官方網(wǎng)站舉辦的在線調(diào)查里,觀眾們對燈光設(shè)計的評價最高,覺得燈光“很棒”的觀眾達(dá)到了投票總?cè)藬?shù)的82%。而對于音響和服裝的評價,都沒有達(dá)到這個水平。
很巧的是,《印象西湖》的演出開始時間同奧運會開幕式的時間一樣,都是晚上8時。因此,奧運會開幕式同樣需要大量運用燈光。比如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希臘人就大量運用了藍(lán)色燈光,從而打造了一屆“藍(lán)色的奧運會”。
出于保密的要求,對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燈光顏色問題,王潮歌不愿多談,但王潮歌補充說:“肯定是艷麗的顏色。”
值得一提的還有《印象西湖》中的人造雨。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演出到高潮之處時,三重雨幕緩緩從湖中升起,有5層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