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20財長會“陰中國”只是日本開辟的一條新戰(zhàn)線,但絕不是唯一的戰(zhàn)線。6日,日本媒體刊文爆料“重磅消息”:美國軍艦可能經過中國人造島嶼附近。報道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派軍艦和飛機抵近中國南海人造島嶼,另外,華盛頓還正在考慮對中國實施制裁,以回應中國對美國的網(wǎng)絡攻擊,“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之前,這些新情況正加劇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
不過,報道沒出現(xiàn)任何一名美國官員的名字,連匿名的美國官員都沒直接表示美國在考慮派軍艦進入南海人工島12海里水域,文中也沒有美國專家的分析,只有日本媒體自己分析稱,美國政府似乎有意利用中國軍艦日前進入美國海岸線12海里以內這一事件。該報不無鼓動地說,如果美國那么做了,“中國也將難以抗議”。
中國海軍艦隊出現(xiàn)在白令海峽
上周中國幾艘軍艦出現(xiàn)在白令海峽,美國是如何反應的呢?美國媒體說,五角大樓迅速淡化事件的意義,盡管奧巴馬總統(tǒng)當時就在阿拉斯加。在上周三發(fā)布的一份聲明中,五角大樓發(fā)言人戴維斯暗示,美國政府清楚中國的船只,但并不擔憂。報道說,奧巴馬也不擔憂,
他對阿拉斯加的訪問繼續(xù)進行,他在推特上說的是對氣候變化的憂慮。文章說,軍艦出現(xiàn)在美國領海,并不一定是侵略行為或違反國際法。
美國瀕海戰(zhàn)斗艦曾在南海巡航
“日本在外交上的小伎倆令人防不勝防!”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者周永生6日說,安倍這屆內閣看上去要跟中國搞全面對抗,逢中必反,鼓動美國軍艦在南海挑釁,將戰(zhàn)火燒到G20財長會,這是一種扭曲。他說,一個例子頗能反映日本的心態(tài):在中國的一個東南亞鄰國,日本幫助在湄公河建造了一座橋,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橋建得很矮——中國的大船無法通過,而湄公河對該國來說是黃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