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中國北京閱兵式的有51個國家的政府代表,此次閱兵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外交盛會。“許多國際領導人參與閱兵,顯示中國新的權力世界”,德國媒體3日這樣說。
3日,兩個埃及媒體都用了兩三個整版報道北京的紀念活動。埃及網站報道稱,總統(tǒng)塞西此次訪華并不僅僅是禮節(jié)性拜訪,而是出于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考慮。兩國雙邊關系通過本次慶典進一步加深,而埃及也得以在這一國際場合中展現(xiàn)其區(qū)域大國的地位,“塞西的腳步走在了前面”。
參加閱兵的步兵方陣
菲律賓媒體3日為前總統(tǒng)埃斯特拉達參加中國閱兵點贊,“埃斯特拉達做得對,他受到邀請欣然前往,他應該出席!”文章稱,埃斯特拉達參加閱兵“某種程度上修補了因阿基諾政府的無能而被損害的菲中關系”。像埃斯特拉達一樣出席北京紀念活動的還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等。
參加閱兵的老兵方陣
在巴基斯坦電視臺全程直播北京閱兵式,直播導演說,中國鐵哥們兒家里舉辦這樣盛大的閱兵,就像巴基斯坦自己舉辦一樣親切。
針對西方領導人缺席這次紀念活動,法國媒體稱“俄羅斯綜合征”也在天安門廣場發(fā)酵。中國社科院政治所副研究員馮鉞3日對記者說,這是中國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時候辦的一個喜事,我們當然希望大家都來捧場,這次來了很多外國元首和代表,我們很重視,沒來的我們也不氣惱。“中國人有傳統(tǒng)的好客心理,也有國家強盛的自信和坦然”。他說,這次西方媒體對閱兵的報道顯得有點酸溜溜的,但西方的評價顯然無法成為衡量中國的標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