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暗星計劃最早開始于2004年9月。當時波音公司國防綜合系統(tǒng)部門的首席工程師喬伊·布賴恩特,這位被稱為“假小子”的波音公司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首位女工程師。中子彈在一般人看起來似乎很神秘,實際上它是一種特殊的氫彈。掌握了原子彈、氫彈技術的國家,經(jīng)過不太長時間的努力就掌握中子彈技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它們的破壞威力都是來源于某些物質的原子核核能的釋放。
中子彈對于1千噸梯恩梯當量的中子彈,在90米的高度上爆炸,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只在距爆心半徑180米的范圍內(nèi)起作用,而距爆心800米處中子流卻能穿透30厘米厚的鋼板,使受鋼板保護的人員造成傷亡。
也就是說,在這么遠的地方,中子流的貫穿作用仍然很強,可以穿透坦克、掩體和磚墻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筑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由此可見,中子流殺傷是其主要效應,因此被稱為“干凈的武器”。

此外,中子流的作用時間很短,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qū)作戰(zhàn),故而中子彈能作為戰(zhàn)術核武器使用,最適合攻擊入侵敵軍及戰(zhàn)事群。正是因為中子彈的這種特性,美國搞出中子彈之后,立即威脅前蘇聯(lián)并宣稱這種武器可以隨意使用,并迫使蘇聯(lián)在核裁軍上讓步。
中子彈的結構與氫彈相似,雖然它對建筑物和軍事設施的破壞很有限,但能夠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一顆1000噸級的中子彈在12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2公里范圍內(nèi)的人員即使不會當即死亡,也會在一天到一個月后死于放射病。

中子彈的爆炸能由聚變反應產(chǎn)生,并主要以快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釋放。在其爆炸過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總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沾染小,殺傷劑量大。由于中子彈的當量小,一般威力為1千噸梯恩梯當量,要求引爆用的原子彈更小,使其制造的難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