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離演習開始還有40分鐘的時間,再不修理好,懷化艦就可能要退出演習。受領緊急任務的張世全心里也在打鼓,盡管是頭一回修理通信設備,但關鍵時刻他敢于橫刀立馬。在詳細了解故障時間和現象后,張世全初步斷定是供電系統出現了問題。開機箱、檢查儀表、測量電流、逐一查看零部件……故障原因終于找到了,原來是電路板上一個小小的電容被擊穿。僅僅花了30多分鐘,張世全就讓懷化艦的通訊系統重新恢復了正常。懷化艦隨即參加了正常的演練,并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演練結束,鑒于張世全在演習中的突出表現,作為水面艦艇參演部隊的唯一代表,張世全接受了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授予的“和平紀念勛章”。當伊萬諾夫將軍把“和平勛章”別在張世全的胸前時,還不停地夸獎他說:“中國水兵,好樣的!”
在現代化的戰(zhàn)艦上,戰(zhàn)斗精神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擔當,是一種智慧。
血性,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但在海軍的詞典里,卻是深刻和持久的。特別是對于走向深藍的水面艦艇來說,當然要經受生死的考驗,但更多的是接受艱難困苦的考驗——很多“艱難困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大海經常是以寬廣、蔚藍、浪漫的面目示人,當你真正走進大洋的時候,你會看到大海兇險猙獰的另一面。
高山聳立,白雪皚皚,一艘現代化的戰(zhàn)艦在麥哲倫海峽破浪前行。這是首次訪問南美三國的我海軍編隊第一次穿越麥哲倫海峽。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捉摸不透的西風帶,造成了麥哲倫海峽低溫、多雨、多霧、風大、浪急的海況,麥哲倫海峽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風浪最為猛烈的水域之一。談起隨中國戰(zhàn)艦穿越麥哲倫海峽的感受,我的同事濮照用了兩個詞來概括:一個是“壯美”,一個是“兇險”。

進入海峽時,午休的濮照被“咣當”一聲驚醒,戰(zhàn)艦如同被高高拋起又重重砸在海面上,平躺的身體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往外甩,好在他反應及時抓住了床幫,才沒有從床上跌落下來,柜子上的救生衣則嘩啦啦地跌落了一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