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彭博新聞社20日發(fā)表文章稱,中國在北部城市大連加速“瓦良格”號航母的改造進程,并在武漢建成用于艦載機飛行員訓練的“神秘航母式建筑”,這表明中國正加速落實打造航母艦隊計劃。文章援引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專家的評估認為,中國單個航母戰(zhàn)斗群的成本約為100億美元。
瓦良格航母明后年投入使用
文章稱,50年來,中國領導人一直在討論建造或購買航母的問題。對此,軍事分析家認為,由于貨物出口以及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的進口都高度依賴安全的海上航道,因此中國這個飛快崛起的主要經(jīng)濟體正著手準備幾年內(nèi)向海上派遣航母。自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一直主宰著太平洋海域航母行動,一旦中國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就會增加其在與日本、韓國、越南和菲律賓的領土爭議問題上的份量。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中國分析主任大衛(wèi)·芬克勒斯坦因(David Finkelstein)稱:“中國建造航母或許只是個時間問題。國家需要航母或其他一些可在區(qū)域內(nèi)投射空中力量的軍艦,這種需要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戰(zhàn)略理念”。
此外,美國海軍情報局7月份的一篇報告則表示,中國的第一艘航母將會是在大連完工的原“瓦良格”號航母,并預言該航母將在2010到2012年之間作為訓練平臺投入使用;而中國自主研制的航母將在“2015年后的某個時間”投入運行。
單個航母戰(zhàn)斗群成本約百億美元
文章引用美國國防部今年的一份報告稱,未來中國將會擁有一支包括驅逐艦、潛艇和兩棲戰(zhàn)艦在內(nèi)、共190艘主要艦船構成的艦隊。不過,美國屆時會擁有一支由285艘艦船組成的艦隊,其中還包括11艘排水量超過原“瓦良格”號航母(其排水量為65,000噸)約三分之一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因此,要想構建一支能夠與美國相匹敵的航母力量,中國還必須購買噴氣機、訓練飛行員、建造支援艦以及學習在海上進行空戰(zhàn)必需掌握的技能。據(jù)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研究員估計,中國單個航母戰(zhàn)斗群的成本約為100億美元。
不過,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中美關系的教授羅伯特·羅斯則認為,盡管中國建造航母的命令或許會在美國引起恐慌,但是由于美國在航母戰(zhàn)斗群和極其安靜的巡航導彈核潛艇等艦船的數(shù)量上占據(jù)優(yōu)勢,因而這并不會改變中美兩國的軍事平衡。
文章稱,然而,“中國建造航母不會改變中美軍事平衡”的這一事實,或許已在美國國會及其包括菲律賓在內(nèi)盟國的恐懼中被遺忘。而且,這些盟國還會要求美國確保雙方國防關系依然堅實。
此外,羅斯教授還表示:“航母是力量投射平臺的一種象征,這將很容易引發(fā)其他國家的共鳴,就像其在中國引起的共鳴一樣。”羅斯稱,一直以來,中國僅將其注意力集中在了部署導彈、潛艇和布雷艦以保衛(wèi)本國領海上,并且認為航母既無必要又不劃算。據(jù)澳大利亞海軍透露,中國曾于1985年從澳大利亞購買了一艘二戰(zhàn)時期的航母,但買到手后便將其拆毀了。此外,中國雖還購買了兩艘俄羅斯航母,但去將其作為觀光平臺使用。
這種情況直到最近10年才逐漸發(fā)生改變。而且現(xiàn)在,中國艦隊已經(jīng)開始跨出國門參與海外行動。2008年12月,解放軍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趕赴索馬里執(zhí)行反海盜巡邏任務。此外,作為一個擁有3.9萬億美元經(jīng)濟規(guī)模和世界最大外匯儲備(2.3萬億美元)的國家,中國領導階層正在認真考慮加入美國、俄羅斯、法國和巴西之列,成為擁有可搭載傳統(tǒng)固定翼飛機艦船的國家。
武漢仿真航母培訓航母艦員
2009年3月,國防部長梁光烈對日本官員說,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空母艦”。中國2006年國防白皮書稱,中國海軍將擴大沿海防御任務,將“離岸防御行動”也包括在內(nèi)。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7月報告稱,按照最初設計,“瓦良格”號是前蘇聯(lián)第二艘6.5萬噸級航母。該航母的建造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但直到1991年蘇聯(lián)解體時還尚未完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瓦良格”號的姊妹艦,目前是俄羅斯海軍的旗艦。
蘇聯(lián)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瓦良格”號航母,并于1998年將其出售給中國。據(jù)報道,“瓦良格”于2002年抵達大連——那里有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造船廠。“瓦良格”號維修期間,其未來艦員可以在武漢南部郊區(qū)接受相關訓練。據(jù)中國船舶工業(yè)北京總公司稱,中國于去年開始在那里建造航母模型的。上周,在黃家湖彼岸給蔬菜施肥的農(nóng)民曾看到兩輛起重機在該航母式建筑上施工。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中國分析主任芬克勒斯坦因和羅斯認為,中國決定開啟航母項目時,曾試圖避免引起世界性轟動,并最終允許中國軍方公開其航母項目。對此,芬克勒斯坦因稱:“這件事并不令人震驚,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將來打算怎么做?”(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