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出動的大型運輸機和殲擊轟炸機,都在長程遠距飛行中順利準時飛抵演習場。但轉(zhuǎn)場最難的還是陸軍航空兵。俄方提供的直升機起降場距離都在700至830公里之間,而我方直升機的最大航程不足800公里;需飛越的友誼峰高達4370米,但該機升限只有4000米,且航線沿途多為山區(qū);出境前后有300多公里一段航程沒有通信,也沒有導航,稍有不慎后果將不堪設想,確實面臨極大風險和考驗。在這樣一個特殊任務面前,作為一名軍人,只有首先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客觀與對方,只有審時度勢,在不可多得的時間段內(nèi),抓住和營造最佳時機并形成最佳方案,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我和陸航及氣象部門的領(lǐng)導同志一起反復研究直升機極限距離和升限上安全飛行的方案,在下午4點鐘果斷定下機群起飛的決心。當32架直升機編成兩個梯隊,一架接一架飛向白云覆蓋的蒼茫大山,漸漸隱去的時候,我站在那里百感交集。為軍人的忠勇和悲壯,我流淚了。
在境外參加大規(guī)模的聯(lián)合軍演,是對我軍戰(zhàn)斗力水平的全方位檢驗,F(xiàn)場觀摩演習的有上合組織六國元首和數(shù)百名成員國軍政要員,以及50多個國家的駐俄武官和500多名記者。這意味著整個軍演,所有參演國部隊不但要經(jīng)得起各國元首和防長們政治眼光的審視,還要經(jīng)得起各國武官專業(yè)眼光的掃描,更要經(jīng)得起各國記者們從傳媒角度的挑剔。
面對這一切,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準備好了嗎?演習就像打仗,戰(zhàn)場的一切都存在變數(shù),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這次演習的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我陸空聯(lián)合部隊第一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如果亮砸了,不僅影響中國軍隊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整體形象,也會辜負胡主席和軍委首長在大軍出征前對我們的殷切囑托和厚望。那時,我們不僅無法向軍委首長、向全軍、向國人做出交代,也會給人民解放軍的光輝形象抹黑。
于是,我再次攤開演習預案,與各位指揮員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研究,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推敲起來。推敲的結(jié)果是,我們的準備是充分的、細致的、周密的,也是審慎的。這讓我對參加這次軍演的準備工作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8月17日,“和平使命-2007”聯(lián)合反恐實兵演習拉開大幕。
隨著我殲擊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一次次準確命中目標,我空降兵的重裝三件連投一次次成功投放,勇猛的裝甲分隊按規(guī)定戰(zhàn)術(shù)隊形快速突擊,我懸著的心漸漸地落了下來。我長舒了一口氣,把話筒放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中國軍人在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證明,他們的武器裝備可能不是最先進的,但他們的素質(zhì)與任何國家的優(yōu)秀軍人比都毫不遜色!演習結(jié)束那天,俄羅斯駐華武官特意走過來告訴我,今天參加演習各國武官的評價是,中國殲擊轟炸機演得最好,令人震驚。軍委曹剛川副主席說,俄國防部長對他講,對中國軍人這樣的表現(xiàn)感到震驚。
在向胡主席匯報時,我說,這次聯(lián)合軍演,我們的部隊體現(xiàn)出了一種豪氣、一種志氣、一種士氣。正是這股豪氣、志氣和士氣,使各級指揮員敢于在關(guān)鍵時刻喊出“看我的,跟我來”;正是這股豪氣、志氣和士氣,使我們的部隊敢于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刻挺身亮劍,勇爭第一;也正是這股豪氣、志氣和士氣,讓我們的空降兵小中尉,在面對喜歡提刁鉆古怪問題的外國記者面前表現(xiàn)得落落大方,用流利的語言沉著應對;還是這股豪氣、志氣和士氣,使我們航空兵某師的官兵,把他們最后一個返航著陸的師長歡呼著抬起來拋向空中……這是什么?這就是軍人的榮譽感,這就是一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
回報人民的緊急空中大投送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8級地震突襲四川汶川地區(qū)。接到災情通報后,我本能地意識到抗震救災任務即將下達,空軍責任重大,于是一刻也不敢耽擱,馬上啟動應急處置機制,部隊隨時待命出動。
按照軍委的命令和指示,地震發(fā)生后1小時26分,接到命令后46分鐘,空軍第一架參加救災任務的伊爾-76飛機就從湖北某機場緊急出動,震后2小時25分,溫總理的專機也從京郊某機場騰空而起。當晚20時,兩架緊急調(diào)京的大型運輸機載著國家地震救援隊呼嘯升空,拉開了規(guī)?涨暗目罩写笸端托蚰弧
運輸航空兵某師是我軍一支重要的空中戰(zhàn)略投送力量,曾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屢建奇功。但一次集中這么多架飛機緊急出動,建師57年來從未有過。該師接令后火速行動,9架運輸機于13日凌晨從異地轉(zhuǎn)場到師部駐地完成集結(jié);位于中原某機場的12架運輸機提前完成起飛前各項準備。6600名空降兵官兵連夜摩托化行軍趕到機場。7時45分,第一架伊爾-76飛機載著209名官兵升空。當天上午,19架飛機編成兩支強大的機群直飛成都方向。幾乎同時,分散駐扎的運輸機、直升機、偵察機、航測機,也分別從各地向成都疾飛。
5月13日至次日凌晨1時,在降落場持續(xù)降雨、能見度很差的復雜氣象條件下,空軍出動各型飛機39架,飛行118架次,把6800多名救災人員、4臺車輛、79.3噸救災物資裝備和藥品迅速運到災區(qū),創(chuàng)造了我軍航空史上單日出動運輸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的紀錄。震后19個小時,首批接令的空降兵6000多人全部到達成都。當?shù)谝慌战当俦s到南壩鎮(zhèn)時,不少受災百姓淚流滿面,從內(nèi)心里喊出“解放軍萬歲!”場面令人為之動容。
成都地區(qū)是這次緊急大投送的焦點,航空管制難度驟然增加。整個空中行動在60%的國土范圍、49個機場進行。四面八方的飛機同時飛向一個地區(qū),飛行流量在短時間內(nèi)翻了好幾番。空軍、民航、陸航、海軍,專機、空運、空投、遙感、航測、航拍,各種飛機、各種任務交織在一起,而允許直升機進去的只有4條山溝。加上天氣復雜多變,高山連綿,無線電不通,在那樣一個狹小的空域和復雜的環(huán)境下,組織軍民一體的空運和空投,航空管制難度之大、安全壓力之大,讓人喘不過氣來。為緩解飛行矛盾,防止飛行沖突,空軍迅速新辟并對外開放成都地區(qū)4條航路航線,開放全國所有29條臨時航線,采取“分時、分區(qū)、分高度層”調(diào)配方法,使救援人員和賑災物資安全順利運往災區(qū)。
在災區(qū)一線,我親身感受到災情對人的心靈產(chǎn)生的強烈震撼,親身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偉大和人民的堅強,也親身感受到空軍官兵在抗震救災中煥發(fā)出來的那種對國家的大愛之心,對人民的大愛之情。大地震已過去近半年時間,但仍有很多事情使我難以忘懷。
比如,15名空降勇士的“驚世一跳”。原定5月13日實施小分隊空降,偵察災情,開辟空降場,引導物資空投。但當日天氣極為惡劣,100多噸的飛機在云中劇烈顛簸,空中嚴重結(jié)冰,地面下大雨,貿(mào)然跳下去不僅救不了老百姓,還會造成自身的重大傷亡。災情不等人,經(jīng)過周密準備,14日空降小分隊從5000米高空的云縫中跳了下去,在執(zhí)行任務之前每個人都寫下了悲壯的請戰(zhàn)書。根據(jù)裝備情況和訓練規(guī)定,傘兵平時跳傘高度是800~1000米,自動開傘器的工作高度是4000米,降落傘的設計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且必須事先選擇好空降場,并搞好指揮保障。這次空降的情況完全不同,傘兵一出艙門,就面對崇山峻嶺、峭壁峽谷、湍急的河流和不知走向的高壓線。在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的情況下,跳下去首先面對的可能就是非亡即傷。如果在云中隨風飄去,就更不知危險來自何方。危難關(guān)頭,軍人對如何履行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態(tài)度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句話:能不能上得去,能不能完成任務。我們的空降兵以自己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行動證明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