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艷
中國氧化鋁進口商及供貨商五礦資源(01208.HK)昨日宣布,以18.46億美元(折合143.989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五礦有色收購擁有澳大利亞及老撾四個礦山的MMG(Minerals and Metals Group)。
對于這場收購,市場人士出現(xiàn)分歧。有人認為母公司去年以13.86億美元收購,一轉(zhuǎn)手凈賺4.6億美元,因此收購價貴了;但也有人認為,MMG上半年凈利2.2億美元,以此推測,收購溢價不足5倍。
資產(chǎn)注入效果明顯
實際控制人五礦集團副總裁李福利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收購是重新定位五礦資源,五礦資源將成為五礦集團國際上游基本金屬的旗艦集團,而去年收編入五礦集團的湖南有色(02626.HK)定位是國內(nèi)有色金屬的采造、冶煉和銷售。
五礦有色去年6月16日完成對MMG的收購,當時收購價為13.86億美元,成為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礦產(chǎn)的成功案例。除在澳大利亞及老撾擁有營運礦山外,MMG還擁有涉及澳大利亞、亞洲和加拿大的國際礦業(yè)資產(chǎn)組合,是鋅、銅、鉛、金及銀的主要生產(chǎn)商。截至今年6月30日,MMG總銷售收益為8.447億美元,純利約為2.2億美元。
五礦有色副總裁兼首席財務(wù)官徐基清昨日稱,自去年收購至今,粗略估算,MMG給五礦有色帶來五分之一的收益,利潤更高達五礦有色盈利的一半。他相信,對五礦資源來說,MMG注入將帶來明顯的收益。
三種渠道融資
以昨日收市價計算,五礦資源的市值為127.25億港元,收購作價明顯高于其市值,五礦資源將通過現(xiàn)金、代價股份及永久次級可換股證券,三管齊下支付收購費用。
其中,7.94億美元將以現(xiàn)金支付,包括五礦資源1億美元現(xiàn)金和5年期貸款6.94億美元;3.62億美元將按每股3港元作價,向母公司發(fā)行約9.41億股新股支付;其余的6.9億美元則以向母公司發(fā)行永久次級可換股證券方式支付,初始換股價為3.45港元。
另外,五礦資源董事會建議股東授予特別授權(quán),董事會可最多增發(fā)新股27億股,籌集最多16億美元,用于償還貸款和實施MMG的勘探及開發(fā)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五礦資源聘請的獨立機構(gòu)Grant Samuel對MMG的市場估值介于14.72億~16.81億美元,與此次收購價有9%~17%的差價。對此五礦資源首席財務(wù)官陳志光表示,獨立估值與市場估值有差異,此次收購價格是參考獨立市場估值而決定的。
有基金經(jīng)理認為此次收購作價合理,他預(yù)計收購MMG后,五礦資源今年純利可達42億元,若增發(fā)新股通過后,公司市盈率可低于市場平均水平,認為股價或會上行。
事實上,自今年9月傳出收購消息后,五礦資源股價一路飆升,并于10月11日創(chuàng)出三年新高7.07港元,隨后又一路下挫。在昨日收購細則出臺后,五礦資源報收5.83港元,下跌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