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量加大,牽引飛機的電磁彈射也可以推送彈丸,它就變成電磁炮。所以,外國媒體認為既然中國已經能夠做出電磁彈射器,那么中國在電磁炮研究領域應有相當進展。
據香港媒體在今年年初的報道,海軍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少將曾經表示,中國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實踐多次也很順利,有信心運用到現實當中去,他強調,中國掌握的技術已經不輸美國,甚至更為先進。

中國在電磁炮研究領域已有相當進展
據了解,馬偉明團隊在我國率先攻克電磁武器核心關鍵技術,是中國航母電磁彈射器之父,也是中國海軍電磁炮項目、綜合全電控制技術和全電推薦艦船技術發(fā)展的主要負責人,被外國媒體譽為“第二個錢學森”。

馬偉明團隊在我國率先攻克電磁武器核心關鍵技術
軍事專家稱,在上海能建造這樣大規(guī)模的彈射實驗設施,證明中國已全面驗證和掌握了大型直線感應電機、高強度強迫儲能裝置以及高性能脈沖發(fā)生器等電磁彈射器的關鍵技術,而這些技術同樣可以讓中國解決一系列電磁炮技術難題。
那么,中國電磁炮技術到底怎樣呢?外國媒體認為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進行電磁炮技術的早期研究,上世紀90年代末進行了多次實驗打靶,2005年開始研制一系列原理樣炮,總體上來說,在該技術上,中國并不落后。2015年,英國媒體曾經報道稱,在中國包頭市的西北地區(qū),被稱為白城裝甲設備與火炮測試中心內,有兩門非同尋常的超級火炮。報道猜測,這顯示該測試中心正在對高速炮彈進行穿透力測試,這是中國目前正在秘密進行火炮試驗項目之一,這些火炮和實驗設計據稱都與中國的電磁炮技術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