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網(wǎng)絡上傳出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種大型運輸機運-20上高原測試以后,全世界對這種飛機的試驗進展就一直十分關注。運-20代號“鯤鵬”,由中國中航工業(yè)西飛集團主要研制,該機能躋身全球十大運力最強運輸機之列。運-20的成功首飛,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yè)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中國空軍建設戰(zhàn)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
從已披露的首飛照片可以看出,中國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采用傳統(tǒng)布局,機翼為懸臂式大展弦比超臨界翼型上單翼,后部為懸臂式T形尾翼。特別值得提及的就是,該機的機首的造型更加簡潔,頗為類似西方大型運輸機的氣動外形,而不是伊爾-76那樣的復雜多窗口結構。

圖為運20第三架原型機正面圖
根據(jù)有關顯示,中國運-20大型運輸機主要性能參數(shù)如下:長47米,翼展45米,高15米,起飛重量220噸,載重量66噸,可以用來遠程運輸中國陸軍的最新型99A2型主戰(zhàn)坦克(中國陸軍最重的坦克)或其他各種軍用裝備,以及大約15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從國內外的報道分析來看,運-20的性能要優(yōu)于俄制伊爾-76,和俄羅斯最新改進的伊爾-476型運輸機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僅略低于美國的C-17,而大幅領先于日本的C-2和歐洲的A-400M。

伊爾76運輸機
該機的首飛對中國意義深遠,將使中國向進入能夠獨立研制具有洲際航程的重型運輸機的航空航天精英俱樂部邁出關鍵的一步。這次運-20的戰(zhàn)略運輸機的飛行成功,可以說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更是中國2013年重要軍事裝備的開篇巨制之一,也可以說由此將拉開中國建設戰(zhàn)略空軍的序幕。
從目前世界軍事變革潮流的發(fā)展以及中國所面臨的安全形式來看,迫切需要大規(guī)模的運輸機群來提高軍隊的反應速度及機動作戰(zhàn)能力,因此裝備新型的、大航程的、大運載量的運輸機群迫在眉睫。
再者,任何一個世界大國的誕生,都要建立在地緣、軍事、金融、制造業(yè)、科技和軟實力這六塊基石之上。而能夠制造大飛機,就幾乎集成了當今前沿科學的方方面面,因而能為一個大國的崛起和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會間接影響國家軟實力和地緣政治及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