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中國能夠獲得的短期利益也顯而易見。阻擋顏色革命以及西方東擴,靠近家門口,是其第一個“好處”。中國和俄羅斯一樣擔心顏色革命和北約東擴,守住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利益,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
中國也將贏得困境中的俄羅斯的額外回報。比如中俄油氣合作取得的緊張以及俄羅斯更積極地向中國出口先進軍事裝備,如最近就敲定了將向中國出口其現(xiàn)役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俄羅斯在經(jīng)濟上對中國的依賴性也明顯增強。

以政治安全為核心的新國家安全觀,令中國對中俄在國際關(guān)系中抱團應(yīng)對提供了新動力。大國中唯有俄羅斯不會在此領(lǐng)域“意氣用事”,它是更堅定的實用主義者。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也將出席中國主辦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但在中國舉辦的這次活動,是否會引起包括烏克蘭在內(nèi)的中東歐國家和部分西方國家的“報復(fù)性”缺席,也是可慮的。

也許,這是很難算清的一筆賬,得和失都那么顯著。
而此外,鑒于俄羅斯善變和以國家利益為第一的政治秉性,當它走出困境,并在地緣上對中國的警惕增強的時候,中俄戰(zhàn)略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勢必都會受到影響,兩國甚至有可能重復(fù)歷史上敵對的一幕。從中國角度考量中國暫時的“得”,其分量又稀釋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