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民盟)在大選中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后,日本和中國圍繞緬甸基礎設施建設,將為爭奪訂單展開激烈競爭。在現(xiàn)在的吳登盛政府執(zhí)政期間獲得訂單的日本,將加緊與民盟建立關系。而中國,看準民盟政府的出現(xiàn),會迅速與昂山素季接近。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13日報道稱,日本政府有關人士11月12日說,“必須加快與民盟建立聯(lián)系”。因為自2011年緬甸軍政府移交權力、現(xiàn)在的文職政府啟動后,日本開始獲得大量基建項目。
報道稱,作為外國企業(yè)生產基地的仰光近郊迪洛瓦經濟特區(qū),是緬甸首個采取免除法人稅等政策的經濟特區(qū),日本政府和民間都投入力量援助其開發(fā)。該特區(qū)9月已正式開業(yè),考慮到有進一步的需求,有關方面正討論把特區(qū)面積從現(xiàn)有的396公頃加以擴大。

11月9日,緬甸仰光,緬甸反對黨領導人昂山素季向支持者發(fā)表演說
仰光近郊的國際機場,由日本的成套設備巨頭日揮株式會社參與建設和運營,計劃在2022年開業(yè)。日本還將參與開發(fā)據說是東南亞最大規(guī)模的南部土瓦經濟特區(qū)。
報道稱,對于緬甸經濟而言,完善基礎設施是緊急課題。因電力供應網絡脆弱,最大城市仰光也經常停電。道路交通網絡需要完善,伴隨汽車的普及,城市地區(qū)交通擁堵問題也需要解決。據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JICA)稱,要繼續(xù)保持緬甸政府提出的年均7.2%的增長目標,從2014年至2030年,需要投資2.67萬億日元(1美元等于122.6日元)用于公路、鐵路、港口等的建設。民盟在選舉中也提出將完善通信、交通、電力等設施。

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位于仰光的總部外,該黨派的支持者在舉行集會
對于緬甸高漲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中國也投以熱切目光。中國對于因歐美經濟制裁而孤立的軍政府時代的緬甸,曾援建基礎設施并加深了關系。
報道稱,緬甸現(xiàn)政府改變了依賴中國政策,與歐美等國接近。由中國企業(yè)在緬甸北部克欽邦援建的大壩項目,被以環(huán)境原因中止。在2010年度約為82億美元的來自中國投資額,到2014年度減少到約5億美元。
不過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仍不能小覷。中國建設的天然氣管線在2013年7月開通。今年1月輸油管也開始運營。在兩條管線的緬甸一側起點,由中國主導的經濟特區(qū)正在開發(fā)當中。
報道稱,中國曾預測緬甸會出現(xiàn)民盟政府,而提前進行了布局。中國邀請昂山素季6月訪華,給予了罕見的高規(guī)格待遇。另一方面,據外交人士說,昂山素季對于繼續(xù)實施延續(xù)自軍政府時代部分經濟合作的日本,持有“復雜的感情”,隱約流露出希望與中國加深關系的想法。
日中激烈爭奪基建訂單的原因在于,緬甸是交通要沖,對于日中兩國而言在安保角度都很重要。
報道稱,中國今后將充分利用其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日本政府有關人士警告說,“中國將會加強攻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