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技術:滑躍式還是彈射式?
艦載機的起飛技術長期以來一直是航母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主要以俄羅斯航母為主的滑躍式和以美國航母為主的彈射式為主。
滑躍起飛技術簡單、起飛成本低,但也有一些弊病。比如艦載機起飛時不能滿油滿彈起飛,這樣對艦載機的活動半徑、武器外掛能力影響比較大。
彈射起飛技術比較復雜,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可以滿負荷起飛,但美國對這方面技術控制很嚴,另外成本也比較高。
尹卓介紹,“瓦良格”在設計它的時候,是用滑躍起飛方式,攔阻索著艦。這就限制了我們艦載機也必須是滑躍起飛,它的作戰(zhàn)能力會受到一些影響。

F22戰(zhàn)斗機
同樣噸位,如果是滑躍起飛(大甲板彈射起飛)的航母,大概他們之間作戰(zhàn)能力比為3比1和4比1。
就是同樣噸位的航母如果是彈射起飛的,大概作戰(zhàn)能力是它的3倍到4倍。
這種彈射起飛的航母,美國現(xiàn)在在發(fā)展電磁彈射器代表著下一代航母發(fā)展方向,加上無人作戰(zhàn)飛機上艦,這些是我國今后發(fā)展航母必須考慮的。
對于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通過滑躍起飛模式來積累經(jīng)驗,最終肯定要到彈射起飛。以后如果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上艦,只能通過彈射式起飛。

中國遼寧號
但這種彈射起飛并不一定是蒸汽彈射起飛,更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或許是一條更適合中國航母的道路。
造價:20至30億美元?
航空母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武器系統(tǒng),號稱“吞金獸”。
如在20世紀80年代,一般商船每噸折合600—1200美元,軍艦每噸為 8000—1.2萬美元,而航空母艦則高達3萬美元。拿最新動工的印度國產(chǎn)航母來說,噸位在四萬噸。
印度國防部官員說,航母造價約6.5億美元,可實現(xiàn) 70%部件“國產(chǎn)化”。如航母順利完工,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之后,世界上第四個自主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國家。
此前,印度計劃購入俄羅斯“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對方報價高達30億美元,正是這獅子大開口讓印度下定決心自己造。
盡管有外界評價印度航母 6.5億美元肯定拿不下來,但再超支也肯定比俄羅斯開出的30億便宜一大半。另據(jù)報道美國最新一代航母首艦 “福特”號(CVN-78)的建造總造價達到110億美元。
軍事專家宋曉軍舉例說,美國最新一代大型航母CVN—21,造價高達74.8億美元。“當然我覺得中國由于勞動力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另外用工的材料都比較低,會比這個要低很多,大概至少我覺得要20至30億美元之間左右,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
下一頁:美衛(wèi)星突然消失于北京上空:真實內(nèi)幕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