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兵隨時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為保衛(wèi)祖國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提供強有力的戰(zhàn)略支撐。旅政治部供圖
“東風第一枝”的發(fā)展壯大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從“第一營”“第一團”到“第一旅”,歷經(jīng)6次移防、4次轉(zhuǎn)隸、多次換型。每次都是聞令而動、人走家搬,黨指到哪里,部隊就把根扎在哪里。當然,用絕對忠誠擎起大國長劍的,不僅僅是為之奉獻一生的軍人們,還有在他們身后無私奉獻的幕后英雄。許多官兵家屬寧愿舍棄城里的工作,跟隨丈夫一起上高原、進戈壁、鉆山溝,一住就是一輩子。忠誠和奉獻的基因已經(jīng)融進每個人的血脈,東風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
年輕火箭兵士官用青春熱血描繪強軍夢
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擔任軍委主席后第一次視察部隊就來到第二炮兵,叮囑火箭兵將士要牢記“核心力量、戰(zhàn)略支撐、重要基石”的崇高使命,堅決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信息化戰(zhàn)略導彈部隊。
在這支隊伍里,官兵們深知打造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更有底氣的“硬氣彈”,是自己必須擔負的責任,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他們必須用絕對忠誠擎起“大國長劍”。報告會上,文青代表全旅官兵向黨和人民莊嚴承諾:“‘東風第一枝’的忠誠堅如磐石,我們手中的大國長劍可信可靠!只要黨中央一聲令下,大國長劍就能呼嘯而出、一劍封喉!”
參加閱兵式的東風21
鐵血礪劍 逐夢堅守
“練兵礪劍,準備打仗,隨時等待著亮劍的那一刻!”旅副參謀長孫亮德在報告會上說:“我們旅肩負著戰(zhàn)略威懾和戰(zhàn)略反擊作戰(zhàn)的神圣使命。幾十年來,這里只有這一種狀態(tài)。”
“技術(shù)不過硬,啥也不頂用”這是流傳在全旅官兵中的口頭禪。洲際戰(zhàn)略導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涉及10多個學科領(lǐng)域,科技含量高。部隊有一項常規(guī)訓練項目叫“跑三路”,指的是默背電路、氣路、液路圖及其原理。背一張中等難度的電路圖,就相當于要熟記一座省會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行車線路。就是這樣的圖,每名官兵都要默背幾十張甚至上百張。在這里,精通“跑三路”是一名官兵的資格證。導彈武器的每一次改進和換型,官兵們都要付出更多的艱辛,確保“大腦芯片”也隨之升級換代。為了威懾可信、反擊可靠,在關(guān)鍵時刻一錘定音,每一次訓練和操作,他們都力求做到精準、精準、再精準!為了成功的那一次,為了關(guān)鍵的那一秒,每個動作官兵們都經(jīng)歷過千萬次的重復。孫亮德在報告會上說:“要‘硬氣’就必須練好‘劍術(shù)’,蓄足底氣。”現(xiàn)在,該旅有一大批精通原理的“三路通”、毫厘不差的“瞄準王”、一步到位的“神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