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自慚形愧:中國嫦娥返回方式太可怕了
以前航天器都是采用直接返回的方式。就是讓航天器掉過頭來反向點火進行“剎車”,使其速度掉到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之下,于是在地下引力下墜入大氣層。
但這個返回速度依然是十分驚人的,航天器進入稠密大氣層后會產(chǎn)生劇烈的氣動摩擦,溫度極高,足以讓和平號空間站這樣的龐然大物燒得連渣都不剩下。
神州九號返回地球為保平安,航天器必須采用特殊的熱防護措施。這有兩種辦法,一是美航天飛機的防熱瓦結構,重量極大且工藝復雜,稍有不慎,比如上次的微小脫落就釀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二是中國用的“金蟬脫殼”技術,它覆蓋一種厚厚特殊物質,再入時就讓它一層層燒掉,邊燒邊揭,把熱量帶走,使航天器安全返回。
以上都是傳統(tǒng)的硬穿大氣層的辦法。但這次要試驗的跳躍式彈道則完全不同,它走的是減速的原理。
即讓航天器在進入稠密大氣層邊緣時像打水漂式地彈起,再落下,可以反復多次,這樣折騰的目的是把再入的速度大大降下來,然后再返回時,因為速度不高,摩擦也不嚴重,就不需要再采取特別嚴密的熱防護措施了。
對于嫦娥這樣輕小的航天器來說,節(jié)省這些防護層的重量當然是非常有意義的。
但這種聽著很巧妙的再入辦法,顯然對航天器及其彈道的設計水平要求極高,就是你航天器的形狀和狀態(tài)得足以保障接觸到大氣層后被成功彈起來,而且整個彈道保持不失控。

航天器也不發(fā)生致命的大過載旋轉或翻滾,而且經(jīng)歷這種每一跳都可能有上千公里位差后還得最終落到預定的回收地點,這里面科技含量極高,一旦失手就燒得連骨灰盒都不用了。所以,其驚險度頗有看頭。
但似乎這次中國信心滿滿,甚至公開揚言了飛船的準確落點是什么,仿佛要讓世人作個見證,頗有點轅門射戟的架式。之所以信心滿滿,是因為嫦娥令人銷魂的彈道,其實與前段兩射成功的所謂WU14超高聲速飛行器是一樣一樣的原理。
這需要海量的理論計算和實踐經(jīng)驗,中國都不缺。反過來,這次試驗如果成功,也同樣會有助于中國積累更多對這種詭異彈道的操控經(jīng)驗。看來,嫦娥MM這種太空中的凌波微步,是源自娘家的獨門輕功。
什么,中國又在民用技術里夾藏軍用私貨了?我可沒這么說,但這些技術本來就是通用的,沒什么絕對軍用或民用的區(qū)別。
由于中國嫦娥工程進展飛速,美國的太空優(yōu)勢正在逐步萎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