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7月25日報道,中國已能進行近、中段反導攔截,這里指的是摧毀敵方戰(zhàn)術導彈彈頭的普通反導系統(tǒng),俄羅斯專家在評論中國再次成功進行路基中段反導試驗時作出了這樣的推測。試驗是在7月23日進行的。據專家們稱,并沒有提出摧毀彈道導彈的任務,因為中國沒有這方面的技術。
這已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進行的第三次路基反導試驗。俄羅斯科學院美國與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長佐洛塔廖夫認為,此次試驗旨在測試反導系統(tǒng)的部件。
他說:“這里完全有可能利用了不僅是俄羅斯的技術。對中國來說攔截近中程導彈當然比攔截戰(zhàn)略導彈更迫切。原因是,美國提出了重返亞太的任務,首先是依靠自己的航母攻擊群。一方面,中國不斷提升應對這些攻擊群的導彈潛力。這讓美國特別不安,于是慫恿包括日本在內的本地區(qū)盟國發(fā)展反導系統(tǒng)。另一方面,中國也在提高應對美國;鶎椡{的能力!
軍事科學博士、海軍上校西夫科夫認為,中國試驗了摧毀戰(zhàn)術、甚至戰(zhàn)役戰(zhàn)術導彈的技術。
他說:“中國還不能解決攔截射程達數千公里的戰(zhàn)略彈道導彈的任務。它們的彈頭的飛行速度可達每秒3-5公里。中國反導系統(tǒng)無法對付這種速度。每秒2公里的導彈,中國人還可以擊落。而這正是戰(zhàn)役戰(zhàn)術導彈。它們的射程不大,不到300公里。在這個范圍內,中國能夠摧毀美國和印度的導彈。超出這個范圍,就無能為力了。也就是說,中國反導系統(tǒng)主要是用來保護具體設施!
美國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部署反導系統(tǒng)。作為回答,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加強在這一領域的磋商。
佐洛塔廖夫在談到兩國可能合作的領域時指出:“首先,或許在情報交流方面。俄羅斯擁有現(xiàn)代導彈襲擊預警系統(tǒng)。在阿爾馬維爾、加里寧格勒研發(fā)最新型雷達系統(tǒng),把它們部署在遠東。在像朝鮮導彈試驗帶來的許多不確定的條件下,除了所有其他因素,情報交流有利于俄羅斯和中國!
中國是在美國聲稱可能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tǒng)THAAD后進行的這次反導試驗。莫斯科對此感到不安,呼吁首爾要三思而后行。因為它不可避免地將對本地區(qū)的戰(zhàn)略局勢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東北亞出現(xiàn)新一輪軍備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