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遠望一號遠洋航天測量船
周學軍 陳國玲 本報記者 張曉祺
長興島碼頭,秋風瑟瑟。
今天,我國第一代航天測量船“遠望一號”,在圓滿完成32年海上測控任務后,正式退出海上測控舞臺,回到其誕生地——江南造船集團。
船頭,懸掛了32年的五星紅旗獵獵飄揚。船上,工作了32年的雷達天線已進入鎖定狀態(tài)。
揮手,拍照,說不完的留戀,道不盡的不舍……捐贈儀式現(xiàn)場,從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到血氣方剛的青年,曾在“遠望一號”工作過的幾代人整齊列隊,與自己的“親密戰(zhàn)友”依依惜別。
“嗚——”32秒的汽笛長鳴,震出了“遠望人”晶瑩的淚花。
1977年8月31日,“遠望一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次年交付使用。
“遠望一號”首任船長臧發(fā)惠回憶:“‘遠望一號’船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蘇、法之后世界上第4個能夠自主建造航天測量船的國家,實現(xiàn)了我國航天測量從陸地到海洋的跨越。”
在船上工作了22年的首任總工程師陳道桂動情地說:“‘遠望一號’從誕生那一刻起,注定要與藍天碧海為伴,與艱難困苦為伍。32年來,它始終瞄準世界航天技術前沿,先后攻克了穩(wěn)定跟蹤、精確校標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難關,經(jīng)受住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考驗,奏響了‘千人一面旗,萬人一桿槍’的動人樂章。”
中國衛(wèi)星海上測控部黨委書記丁興農說,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從邁向深藍的首次戰(zhàn)斗開始,一顆精神種子就在“遠望人”心底生根發(fā)芽,這就是“奉獻、團結、拼搏、嚴謹、開拓”的遠望精神。
“嗚——”32秒的汽笛長鳴戛然而止。記者抬眼望去,“遠望一號”船舷上方,寫有“崢嶸歲月,追星攬箭,鑄就海天不朽豐碑;盛世今朝,榮歸故里,再譜愛國嶄新篇章”的標語格外醒目。
中國衛(wèi)星海上測控部主任費加兵對記者說:“遠望號測量船現(xiàn)今已發(fā)展到第三代,今年10月1日,‘遠望三號’、‘遠望五號’、‘遠望六號’在太平洋聯(lián)袂牽引‘嫦娥二號’成功奔月,目前,這3艘船依然劈波斬浪,征戰(zhàn)在各自的航程上!”
(本報上海10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