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歸來的空軍某部部隊長范者勝。
解放軍報4月5日報道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大都已經(jīng)歇息。南方某機場卻是一派緊張氣氛,100余名飛行人員、地面指揮和保障人員正整齊列隊,準備投入一場特殊的“戰(zhàn)斗”。
仲春的一天,廣空航空兵加油機部隊夜間空中加油模擬訓練悄然進行。這支曾兩次參加國慶首都閱兵的空軍王牌部隊,在攻克一系列飛行技術(shù)難題后,又向夜間空中加油這一高難課目發(fā)起了沖鋒。
翻開該部隊的訓練日志,記者發(fā)現(xiàn),一周內(nèi)他們已連續(xù)組織4個大場次、大強度緊急出動,飛行員人均飛行達30多個小時。
“砰!”20點25分,隨著一顆開飛信號彈驟然升空,在部隊長、長機機長范者勝的帶領下,飛行員們駕駛戰(zhàn)機依次滑向跑道。
頃刻,10余架大型加油機拖著紫紅色的尾焰騰空而起,仿佛一支支射向夜空的火箭。指揮所通過雷達屏隨時監(jiān)控著機群的行動。30分鐘后,機群完成空中集結(jié),到達1號指定空域。
根據(jù)要求,機上各種照明燈只能開到最暗。機組人員要在接近于外界環(huán)境的光線中操縱飛機,依靠儀表、機載雷達和目視飛行。
“到達指定空域。”領航員王小春報告。“準備實施空中加油。”隨著范者勝一聲令下,加油員呂紅專打開夜間加油照明裝置,一束束來自機身和加油吊艙的燈光,將加油部位照射得通亮,這使受油機老遠就能識別對接加油位置。
模擬加油迅速展開,呂紅專熟練細致地打開加油吊艙軟管開關,慢慢地放出加油軟管。隨后,他打開輸油泵,按照預先設定的加油量和操作程序,經(jīng)過2分鐘模擬加油后,關閉加油開關,慢慢回收加油軟管……
漫漫長夜,如墨天際,機組人員按照空中加油的程序反復進行模擬。范者勝駕駛的長機僅在第一個飛行架次中,進行模擬訓練就達5次。
經(jīng)過3個多小時夜航訓練,機群返場加油,稍作休整后又一次起飛。
次日凌晨4點多,完成夜間空中加油模擬訓練的機群呈一字形返航,由遠及近的轟鳴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
走下戰(zhàn)機的范者勝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告訴記者,空中加油飛行是一項高風險、高難度的課目,為了盡快掌握夜間空中加油技術(shù),他們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訓練中。
指導員心語:
突破“輸血瓶頸”
人們常把空中加油的精彩一幕比喻為“空中接吻”。這聽起來浪漫,飛起來卻驚險。的確,在我們駕馭空中加油機的航程上,成功總與艱險相伴?罩屑佑褪呛饬恳粋國家空軍作戰(zhàn)能力的重要標志。作為中國空軍加油機部隊的一員,我們倍感使命光榮,更感責任重大。唯有苦練精飛,盡快突破戰(zhàn)鷹高空“輸血瓶頸”,才能不斷拓寬加受油技術(shù)形成戰(zhàn)斗力的路子。
(本文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