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使命感和責任感,我覺得軍人應該把自身的使命完成好,才能對得起自己和家庭,不辜負國家的培養(yǎng)。就我來講,我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國家每個月資助家里48元錢,一直到我18歲。每月48元的資助持續(xù)了十幾年,直到我參軍入伍?梢哉f是黨和國家把我養(yǎng)活大的,所以我一直有一種報恩的思想,沒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西藏特殊的環(huán)境促使這里的軍人要有特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一名團長,必須把團里的幾千名官兵管理好。
作為一名軍人就應該時刻為完成軍人的使命做準備,西藏特殊的環(huán)境也決定了這里的軍人必須這樣。
新華軍事:您是如何看待大家與小家的關系的?
鄭衛(wèi)國:西藏軍區(qū)的官兵,80%以上都是夫妻兩地分居。我的孩子就很有代表性,他是西藏懷,吉林生,遼寧養(yǎng)。孩子28天我就離開家,再回去時孩子1歲又4個月,因為在姥姥家養(yǎng),所以見到男的只會叫舅舅。教孩子叫爸爸就廢了不小功夫,我指著自己鼻子說"我是爸爸。"他也指著他的鼻子說,我是爸爸。后來用了一個月時間才教會他叫爸爸。而離開后再次回家,孩子就已經(jīng)4歲了。這只是我的例子,類似的情況在西藏軍人中非常普遍。但是所有軍官在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上,絕對身先士卒,不計得失的。
團魂 一經(jīng)形成代代傳承
新華軍事:"老西藏精神",摩步團是怎樣繼承和發(fā)揚的?
鄭衛(wèi)國:摩步團組建時以當年和平解放西藏的18軍老部隊為主體,并集合其他優(yōu)秀部隊組成的。所以如何將這些部隊間的優(yōu)勢和精神融合一直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18軍老部隊是摩步團的主體,"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創(chuàng)業(yè)、特別能奉獻" 老西藏精神也被帶了進來。
老西藏精神是18軍進藏以后,扎根西藏,經(jīng)過多年艱苦奮斗,總結熔煉出來的。我們部隊雖然組建時間不長,但是有了自己的團歌《摩步團之歌》,自己的團魂,就是"赤膽忠誠、使命至上、團結奮進、務實創(chuàng)新"這16個字。
新兵進入團隊時,至少要接受兩項教育,第一就是使命和責任教育,也就是學習"高原鐵騎,戍邊衛(wèi)國",這一黨和國家對摩步團的囑托。第二就是團魂教育或者說團隊精神教育。
一個團隊的精神和團魂不是哪一屆領導班子或黨委所提出的,而是長期扎根在官兵的思想之中的。這種精神在部隊成立之初一旦形成和確立,便會在官兵中代代相傳,而不取決于領導者的變化,不因領導者的意志而轉移。我們這一屆團領導所做的只是把這種精神總結和提煉了出來。(孫瑞博)
(新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