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引發(fā)的熱錢流入,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如果能將流入的短期資本放入“一個池子”而阻止其進入實體經(jīng)濟,當其撤退時使其從池中流出,在宏觀上就可以減少資本異動對中國經(jīng)濟的沖擊。
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特別是又要狂印6000億元美鈔,將令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人民幣升值已經(jīng)導致熱錢大量進入,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使得熱錢洶涌而來,直接沖擊中國的資本市場、房地產(chǎn)市場,并加重當前已現(xiàn)苗頭的通脹,陷中國的應對通脹貨幣政策于兩難選擇之境地。本來,應對通脹應該加息,以達到回收市場流動性的目的,但加息會使得人民幣升值加速,導致熱錢大量進入,抵沖回收流動性的效果。因此,應對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防止熱錢進入是當務之急,而如何防止需要智慧。
讓熱錢進“池子”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想法。問題是,熱錢是否會乖乖地、服服帖帖地進“池子”呢?熱錢既被稱為熱錢,就不會輕易地任由擺布。筆者相信,熱錢既不會乖乖地進入我們的“池子”,也很難有讓其進入的措施和辦法,唯一的措施就是堅決阻止熱錢進入。筆者認為有兩個措施可供參考:一是像許多國家包括日本這樣的完全市場經(jīng)濟體制國家一樣,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不讓人民幣過快升值甚至短期內(nèi)讓其停止升值。二是在加強資本項目管理的同時,我們可以學習巴西和歐盟的經(jīng)驗,臨時開征金融交易稅,即:向用于貸款和融資活動的外資征收金融交易稅。筆者之所以強調(diào)“臨時”,就是說僅在當前熱錢流入嚴重的情況下開征,待熱錢流入得到有效遏制后可以停止征收,以免長期征收會影響到引進外資,畢竟我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