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立案追訴標準的法律震懾下,在《人民日報》針對內幕交易連發(fā)五文的輿論壓力中,讓人并不陌生的鬧劇卻還在一次次上演。
5月2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通化金馬在停牌前一天放巨量“突襲”漲停,26日該公司便因重大事宜停牌。公開信息顯示,當日買入前5個交易席位中,竟有3個來自通化金馬所在的吉林省通化市。
聯系通化金馬買入席位中的通化本地資金,及其風傳已久的重組消息,市場再次質疑:25日大量買入的通化資金是否也涉嫌內幕交易?通化金馬昨天再次公告,該公司可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追訴。
停牌前當地資金“搶籌”
本月18日“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的立案追訴標準”新鮮出爐,僅僅過了一周,通化金馬在重大事項停牌前逆市巨量漲停,當日買入前五個席位中竟有3家來自通化金馬所在的吉林省通化市。
記者發(fā)現,25日深交所公布的交易席位顯示,買入量排名第一的是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通化新華大街證券營業(yè)部,買入金額達1315.55萬元;排名第三的是東北證券梅河口證券營業(yè)部,買入金額為658.23萬元;排名第四的是民族證券通化新站路證券營業(yè)部,買入559.25萬元。25日晚間,公司就發(fā)布公告稱,收到第一大股東通化市永信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通知,告知通化市二道江區(qū)政府近期將商談涉及公司重大事宜的事項。鑒于該事項存在不確定因素且預計難以保密的實際,公司股票將于26日起停牌。
可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追訴
昨天,通化金馬再次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停牌前逆市漲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可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追訴。但公司同時稱,根據問詢結果,并未發(fā)現該重大不確定事項在當日公告之前已泄漏的跡象。
深交所公開信息顯示,買入前5名中通化市外的兩個營業(yè)部分別位于浙江省臺州市和江蘇省南京市。有意思的是,當日賣出排名前五的營業(yè)部中竟無一家來自通化地區(qū),而位于南京的天風證券建鄴路營業(yè)部卻是當日賣出通化金馬最多的營業(yè)部。
那么漲停有沒有可能是大股東泄露了這一重要信息?通化金馬證券部劉先生表示:“根據我們的問詢,不會是大股東。”可是大筆買入通化金馬的營業(yè)部如此集中于通化市該作何解釋?他的回答是:“通化以前就民族證券那一個營業(yè)部,這兩年才來了個東北證券,通化市的(股民)基本都是在民族證券開的戶。”因此,他認為這當屬正常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從通化金馬股吧情況看,猜測其有內幕交易之嫌似乎并不為過。事實上,近期在其股吧中一直瘋狂流傳著公司重大事項的傳言。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通化金馬大股東與吉林信托之間的股權轉讓事宜。4月中旬就有消息稱,通化金馬大股東近日將重啟和吉林信托商談股權轉讓的具體事宜,準備一次性轉讓股權給吉林信托,吉林信托接手股權后,將啟動借殼計劃。盡管重組謠言滿天飛,通化金馬在26日公告停牌前卻一直保持沉默。
內幕交易緣何敢頂風重演
實際上,涉嫌內幕交易的不止通化金馬一家,就在《人民日報》連發(fā)五文痛批時,大量資金在另一家上市公司宏達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前精確買入,還有媒體質疑,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東方園林也涉嫌內幕交易。為何這么多資金敢于“頂風作案”呢?
一位證劵公司工作的資深分析師認為,內幕交易長期以來就存在,之所以看不到多少打擊,主要在于難以獲得證據。許多交易員或基金經理都用親戚、朋友的賬戶買賣股票,這就很難證明他們的親戚、朋友利用了此類內幕信息。
南京市公安局蔣悅音認為,鑒于內幕交易認定取證難問題,我國司法界應盡快在證券案件中引入國際通行的舉證倒置,才是“一劍封喉”式的妙棋。
也有人認為現在司法對內幕交易的判決太輕,使證劵內幕交易成為“高收益、低成本”的一種犯罪行為。像2007年的杭蕭鋼構涉嫌內幕交易一案,股價暴漲了八倍多,最后只逮捕了三名犯罪嫌疑人,對個人各罰款20萬元。這種判決隔靴搔癢,犯罪成本過低必然會促使更多知悉內幕的人鋌而走險。
專家建議,只有加大打擊力度,讓某些人企圖借此一夜暴富的美夢落空,這樣才能還資本市場一片凈土。 本報綜合
(本文來源:新華報業(yè)網-新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