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已經成為過時的新聞,現在歐洲債務危機才是關注的焦點。但是金融危機后遺癥的處理難度絲毫不遜于當下應對債務危機的難度。在美國金融監(jiān)管法案呼之欲出之際,華爾街還是一片混亂。
26日,曾經是華爾街著名投行的雷曼兄弟向美國破產法院提交訴狀,指責摩根大通(常被稱為“小摩”)為促成其倒閉的危機推手,并希望能夠挽回數十億美元“失去的價值”。
雷曼兄弟在訴狀中稱,“在雷曼瀕臨破產邊緣時,摩根大通利用作為雷曼主要清算銀行的生殺大權,迫使雷曼簽訂一系列單邊協議,并抽走雷曼至為關鍵的幾十億美元資產。”2008年9月破產之前,摩根大通是雷曼兄弟的主要短期貸款人,后者認為在金融危機中信用市場緊縮之際,摩根大通要求價值86億美元的擔保品,這加速其了垮臺。
摩根大通發(fā)言人表示,雷曼自己的錯誤決定導致了最后的結局,雷曼利用高杠桿率以及大舉押注次貸和價格過高的商業(yè)地產,而不是摩根大通的任何行為,導致了雷曼的覆滅以及各個方面的巨大損失。
此外,雷曼也已經控告收購了它破產經紀業(yè)務的巴克萊銀行,指控稱后者從交易中獲得110億美元的“意外之財”。雷曼申請破產涉及資產6390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惹上麻煩的顯然不止小摩一個。美國財政部26日表示,已出售15億股花旗集團股份,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退出政策上再進一步。與此同時,花旗集團及美國銀行卻被海外媒體曝出可能隱瞞了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在美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法案推進的關鍵時期,這對于美國金融業(yè)巨頭而言,可謂是撞到了槍口上。
美國財政部26日表示,已出售15億股花旗集團股票,收回資金62億美元。美國政府以每股約4.33美元的價格共拋售所持花旗集團普通股的19.5%。美國財政部同時表示,已通過其代理商摩根士丹利公司開始第二輪花旗股票的銷售,預計將再售出15億股。
為救助深受金融危機打擊的花旗集團,2009年夏,美財政部耗資250億美元,以每股3.25美元的價格買入該集團股票,政府共持有77億股花旗原始普通股,約占該集團股份的27%。
另據海外媒體27日報道稱,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近期公布的文件顯示,這兩家公司向投資者隱瞞了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其行徑與早先雷曼兄弟粉飾風險狀況的做法類似。在最近提交給監(jiān)管機構的文件中,這兩家銀行巨頭披露了過去三年來他們曾數次錯誤地將一些短期的回購協議歸入銷售項下,而沒有將其列為負債。
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表示,出現這種結果只是操作失誤,并不是因為銀行想粉飾風險狀況。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這一錯誤的會計處理方式涉及數十億美元,但對于銀行的整體影響還是相對較小。
不過,在美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法案呼之欲出的關鍵時期,這一小插曲仍然足夠令美國金融業(yè)巨頭的神經緊繃。美國國會參議院已于20日通過了整頓華爾街的金融監(jiān)管法案,國會議員目前正協調參眾兩院版本之間差異。國際評級巨頭標準普爾稱,美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不會立即影響到銀行業(yè)者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