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正式宣布將對隱藏式車門把手展開整頓行動,以解決其在實際使用中暴露出的安全隱患。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fā)展,隱藏式車門把手因其美觀性和科技感受到廣泛歡迎。然而,這種設計也引發(fā)了諸多問題,包括強度不足、控制邏輯潛在安全風險、操作困難以及斷電失效等,這些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可能導致乘客無法順利逃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此次整頓行動的核心是修訂《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工信部計劃通過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冗余設計,確保在碰撞和起火等事故場景下,車門能夠正常開啟,降低乘員跌落風險。同時,規(guī)范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安全標志,使其易于識別并保證乘員的可見性,從而提升緊急情況下的逃生效率。
根據工信部的公示信息,此次標準修訂將涵蓋M1類乘用車、N1類載貨汽車和多用途貨車等車型,并要求所有相關車輛參照新標準執(zhí)行。這意味著,無論是新能源車企還是傳統(tǒng)車企,都需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安全性能。例如,特斯拉、小米、WEY等品牌的部分車型已采用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但因缺乏統(tǒng)一標準,其安全性和實用性存在較大差異。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指出,隱藏式車門把手雖然美觀,但重量大、密封性差且容易在低溫環(huán)境下失效,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隱藏式車門把手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降低風阻系數,從而提升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和燃油經濟性。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一設計卻帶來了不少麻煩。例如,在寒冷天氣下,隱藏式車門把手容易被凍住,導致車主無法順利開啟車門;在碰撞事故中,由于機械拉手位置隱蔽,救援人員難以快速找到并操作,進一步增加了救援難度。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工信部還計劃引入動態(tài)試驗要求,測試隱藏式車門把手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表現。例如,在極端低溫條件下,如何保證其正常工作;在碰撞測試中,如何確保其結構強度不受影響。這些措施旨在從技術層面保障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次整頓行動也引發(fā)了行業(yè)內的廣泛關注。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隱藏式車門把手作為現代汽車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安全性必須得到充分重視。盡管這一設計在美觀性和科技感上具有優(yōu)勢,但其潛在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不僅可以提升消費者的安全保障,還能推動整個汽車行業(yè)朝著更加規(guī)范和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
工信部表示,此次公開征集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6月7日。在此期間,社會各界均可提交意見和建議。這表明工信部不僅關注技術層面的問題,還希望通過廣泛的社會參與來完善標準內容。未來,隨著新標準的實施,隱藏式車門把手的設計將更加注重實用性與安全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產品選擇。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