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0-07-02 (中網(wǎng)資訊娛樂)--每年一度的臺灣金曲獎都會鬧出風波來,今年也不例外,某些樂評人和歌手更是對這個獎項的評審過程表示不滿,懷疑其中有黑幕,周杰倫和陳珊妮就是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典型人物?墒牵乙獙δ切┡_灣歌手與樂評人說一句老實話,你們臺灣的這個金曲獎是臺灣樂壇的一個標記性的大獎,看看這些年來內地的音樂頒獎,和內地相比,你們的金曲獎還算是純凈得多的呢。
要說內地的音樂獎項,無非就是各地想利用“獎項”這個詞來吸引歌手前去赴會,然后主辦方就可以非常巧妙地做一場以音樂獎項為名義的拼盤演唱大雜燴,其最終的目的無疑就是撈錢?粗磕觐I獎的那些人,很多都不知名,有的沒有發(fā)過專輯,甚至有的連EP都沒有,只是做了一首粗制濫造的小樣出來放在網(wǎng)上,就去領獎了,讓人看出牽強之后,總會伴隨著對音樂獎項的嘆息。其實,那些新出道的歌手去內地頒獎禮上領獎,不出錢贊助一下是不行的,現(xiàn)在的音樂市場,只要你有錢,你就可以出專輯,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得獎,只要你有錢,就可以開演唱會,至于說他的演唱實力到底有多少,才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相對于內地各種獎項明碼標價的音樂頒獎,臺灣的金曲獎真的還算好得多,畢竟金曲獎要過三關,從初選,到入圍,最后獎項排名,都是以投票打分,并且初審和二審的評委都不碰面的,每一個人打每一個人的分,最后由主辦單位做統(tǒng)計,只有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才會把評委們聚在一起,即使有歌手想買獎都找不到門路,更不可能去買通掉所有的評委。周杰倫和陳珊妮的質疑讓我們更加專注到臺灣的金曲獎,同時也讓我們更多地反思到內地的音樂獎項,也許,我們的樂壇體制在成長上還需要向臺灣學習,也許,我們的音樂頒獎上,是不是也應該多一些敢于站出來提問質疑的明星?也許到那一天,我們在內地看音樂頒獎,才不至于在看一場又一場的圈錢秀。(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