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圖書大廈下面有人張貼廣告,說要賣身救妻子。他表示,“賣身”的意思是指誰能先墊付妻子的手術(shù)費,他的余生將無償為對方工作。
熙熙攘攘的石家莊街頭,29歲的滄州小伙何超跪在地上,總要抬起頭看路人,但他并沒有覺得比別人矮一截。“我不為討飯,只為救我愛人的 命。”10月27日,已是何超來到石家莊的第三天。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籌錢救妻。他的妻子潘麗麗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骨髓的50萬元費用尚無著落。
長跪街頭 小伙“賣身救妻”
昨日,石家莊圖書大廈門前一如平日人來人往,只是便道上多了一個長跪不起的小伙子。除了臉上多日未刮的胡子顯出疲憊,他衣著整齊。身后的燈桿上 貼著黃紙,紅字“賣身救妻”顯得格外醒目。他向每個過往的路人投去期望的目光,遞出一張張傳單。“幫幫我們好嗎?救我愛人一條命。”他一遍遍說。
不遠(yuǎn)處的商家播放著趙傳的老歌《始終有你》,“來時路漫長又孤寂,可是在我的心里總有一個你……”
五元,十元,甚至一百元,不時有人把鈔票遞到小伙子的手里。他逐一謝過,把錢疊整齊放在上衣口袋里。他說,這是給妻子的救命錢。
而更多的路人駐足,是因為大大的“賣身救妻”四個字。
“我妻子病了,急等錢手術(shù),如果誰能先把錢幫我們墊付,讓我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小伙子說,“賣身”二字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指他的余生將無償為墊錢的人工作。
天價手術(shù)費卡著妻子生命
“賣身”的小伙子叫何超,29歲,滄州人,2007年底與現(xiàn)年24歲的潘麗麗結(jié)婚。“我在一家汽車4S店賣車,她是一個超市的營業(yè)員,一個月我倆能有四五千的收入,在滄州算是不錯的了。”
小兩口本來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但去年3月,潘麗麗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改變了一切。“為了給她看病,我們花光了積蓄,找親戚朋友已經(jīng)借了二三十萬元了。”
熬過了一年多,今年10月17日,何超從醫(yī)院得到了一個讓他又喜又憂的消息,“醫(yī)院找到了匹配的造血細(xì)胞,但骨髓移植需要50多萬元。”
50萬元,對于何超來說,幾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礙。“我必須想辦法,一是為了我們的感情,再有就是履行作為丈夫的責(zé)任。”何超說,醫(yī)生告訴他,如果做了手術(shù),康復(fù)的把握有六成,如果不手術(shù),妻子生命難保。
希望能夠“賣身”成功
何超說,他來石家莊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在街頭乞討,而是找企業(yè)幫忙,希望能夠“賣身”成功。“四處碰壁,誰也一下拿不出這么多錢。”何超說,他準(zhǔn)備回滄州老家了。
在此之前,何超已經(jīng)在天津、北京和滄州奔波多日。在北京,和何超一起跪在街頭的,還有他的母親。“想到我媽媽也要受連累,我……”眼淚淹沒了后半句話。
“她(潘麗麗)跟我說了好多次,說算了吧別治了,但我不能放棄。”何超說,“沒準(zhǔn)找到哪家企業(yè)就成了。”
中專畢業(yè)的何超沒有更多技能。一位路人看了他的資料,問他:“能開大車嗎?我?guī)湍懵?lián)系,一個月也能有四五千元。”何超抬著頭回答:“我有C本,只能開小車,能行么?”
一位城管工作人員走過來,對何超說:“你的遭遇確實挺可憐的,我們也理解。但是你跪在這兒影響大家走路,往后邊空地挪挪吧。”何超趕忙應(yīng)和著,雙手不住地揉著兩個膝蓋。
“我希望能有奇跡發(fā)生。”何超說。那首《始終有你》也唱到末尾,“在狂風(fēng)之中始終有你,在遠(yuǎn)方要我別放棄。”■文/本報記者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