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之下她貼張紙條要賣女兒
陳先生來電:在蘭溪客運西站,一個穿著體面、戴著眼鏡的斯文女子,背上竟然貼著“賣小孩”的紙條,而且寫著聯系人和手機號碼。這個也太荒唐了吧,你們了解下怎么回事情吧。
記者核實:陳先生當時正在蘭溪客運西站買車票,看到那個女子時,他就感覺怪怪的,“有些在街頭‘賣小孩’的,其實是騙錢的,但這個女人看上去就不像。”陳先生說,女子穿著黑色外套,懷里抱的是個女孩,大概一歲左右,孩子不哭也不鬧,很乖的。
他還上前詢問了那名女子,“我問她是不是親生的,她說是的。問她怎么賣,她說讓我打紙條上的電話。”
旁邊也陸續(xù)有人問她,為什么要賣孩子,女人回答說是“因為家里人不來撫養(yǎng),所以賣了”。被問得多了,她情緒有點激動,哭了起來,抱著孩子坐上了去杭州的客車。
記者查詢后發(fā)現紙條上的號碼歸屬地是杭州,電話打過去,對方老是掛斷,直到記者發(fā)了兩條短信過去表明身份,對方才接電話。
電話里的男人,自稱是蘭溪永昌街道人,叫阿升,在杭州打工。說起賣孩子的事情,阿升說,這個女人是他的老婆,事情其實不是這樣的。
“她嫌我媽不肯帶小孩,我媽嫌她不懂事,兩人在一起就吵。我夾在中間很難做人,也不好說他們誰對誰錯。為這個事情,兩個月前,我跟父母都分了家。”阿升說。
“大概是因為和我媽老是吵架,她才說出賣小孩的話吧。這肯定是不對的,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啊,才9個月大。”阿升說,這次他已經好好跟妻子談了談,“現在孩子我?guī)е,不會讓她再做這樣的事。”
阿升說,通電話的時候,妻子就在他身邊,不過,在電話旁的阿升妻子沒有接受采訪。
后來,記者從阿升弟弟阿龍?zhí)幜私獾,在他眼里,這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嫂嫂,很有些小孩子脾氣,做事很沖動,因此才老是和家里人鬧出各種矛盾:“比如現在分了家,但幾天前,又吵起來了,其實,都是些諸如用水用電的小事情。”
不過,阿龍也說,嫂嫂根本就沒和家里說要賣女兒的事,看來她也知道只是一時沖動這么說說的:“我再去和哥哥說說,好好勸一勸,畢竟是一家人。”(阿升和阿升均為化名)
本報見習記者 朱麗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