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赫南照片(摘自馮赫南博客)
1981年出生的馮赫南身患絨毛細胞癌,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工作,囑咐家人通知學校調(diào)課,把她做好的教學課件轉(zhuǎn)交給替她上課的老師,10月6日這位年僅29歲的女教師就這樣與熱愛的事業(yè)永別了。
查出癌癥后
她仍堅持站在講臺上
9月27日上午,馮赫南病逝前的十天,馮赫南不顧雙腿腫脹,還拖著疲倦的身體來到教室給學生上課。 馮赫南曾在她的博客里說過,“教書育人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喜歡跟我的學生在一起,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我的學生們。”
馮赫南是一名“80后”,大學畢業(yè)后去英國留學,2004年獲碩士學位歸國,2006年進入山東財政學院國際貿(mào)易學院執(zhí)教。進入學校后,她承擔了大量教學任務,負責學校的骨干課程,先后為多個年級講授《國際經(jīng)濟學》、《國際金融學》課程。因為這兩門課的教學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她第一學期上課時,由于資料少,經(jīng)驗不足,為了把課講好,常常備課到深夜兩三點鐘。在教學過程中,她不僅精心備課、認真講課,而且在課后認真收集聽取同學們的反饋意見,從中找出問題,及時改進。當學生遇到難點、疑點,她不僅反復講解,而且制作各種圖表幫助學生理解。
今年6月,馮赫南被查出患有癌癥, 她并沒有像普通的癌癥病人一樣,在醫(yī)院或家里治療。 她時刻牽掛著學校里的學生們,擔心自己生病會耽誤學生們的課程。“9月27日,她還堅持來到學校上課,堅守到最后。”山東財政學院國際經(jīng)貿(mào)學院院長楊德新說,她平時是忍著的,晚期癌癥應該很痛苦,她上課的時候一點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
傳授知識的同時
重視教學生做人
當學生在課程上遇到不懂的地方時,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直到弄明白為止。在馮赫南的博客里,經(jīng)常會有她寫給學生的東西。馮赫南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還經(jīng)常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在她2007年7月的一篇日志“About Final Exam”里,記者看到她在日志的開篇先寫上“考試結(jié)束了,在此首先預祝各位同學在假期里吃好、玩好,每天開開心心都有新收獲~!”,然后將期末考試后有些問題進行簡要說明。
“以前馮老師上課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她說在她的眼中,學習好的學生并不一定是好學生,而那些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愛朋友的學生即使學習不好,我也認為你是一個好學生。”07級國貿(mào)專業(yè)的李秀峰告訴記者,有一次下課后他問了馮老師一個問題,馮老師不僅把問題解答了,還為他把整個課程的框架講述了一遍,家人一遍遍打電話催她回家吃飯,她卻講了一個小時,直到李秀峰豁然開朗。李秀峰說,馮老師教他的不僅是知識,更有做人的道理。(記者 李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