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事觀察網(wǎng)10月17日發(fā)表題為《關于新現(xiàn)實下的航母無用論》的文章,編譯如下: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已進行了兩個多禮拜。駐敘利亞空軍基地的俄空軍機隊包括12架蘇-24M、12架蘇-25M、6架蘇-34、4架蘇-30SM和1架伊爾-20M,還包括一些米-24和米-8直升機,可能還有米-17。自9月30日以來,俄戰(zhàn)機每天出動20至88架次。俄還從里海發(fā)射了26枚巡航導彈。軍事行動的首要攻擊目標為敵指揮機構、通信樞紐、軍火彈藥庫、燃料庫及技術裝備集結地。

美國擁有大量的航母
長期以來,航母無用論在俄頗有市場,其支持者認為這種武器因建造和使用成本極高而不具發(fā)展前途,航母時代已日薄西山。本文不討論航母可被替代的各個應用領域,只討論一個方面——對陸軍反恐行動的空中支援。
敘利亞的反恐作戰(zhàn)雖然是局部任務,但可能在未來數(shù)年甚至10年內(nèi)成為非洲、中東和亞洲許多國家的頭號心病。

俄羅斯僅存的一艘航母
俄羅斯派出的空軍部隊共包括35架飛機:18架前線轟炸機、12架攻擊機、4架殲擊機及一架電子戰(zhàn)飛機。1143.5型航母的艦載機編隊應由50架戰(zhàn)機組成:26架米格-29或蘇-27K、4架卡-27RLD(警戒直升機)、18架卡-27PL(反潛直升機)和2架卡-27PS(搜救直升機)。
若將航母艦載機的組成改為以多功能殲擊機為主的話,可獲得不輸于俄在敘利亞所駐機隊的攻擊力。目前,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上可部署蘇-33K和米格-29K戰(zhàn)機。與蘇-24M、蘇-34M相比,蘇-33K的最大戰(zhàn)斗載荷略小,為6500公斤(前兩者為8000公斤),但作戰(zhàn)半徑大體相當。從各方面看,蘇-33K不能攜帶KAB-500制導炸彈及激光、衛(wèi)星或電視制導的空地導彈,但這很可能與其使用理念有關——航母艦隊使用“白蛉”導彈進行防空及對艦攻擊,加裝對地攻擊武器是完全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