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日舉行的勝利日大閱兵中,首次公開展示的東風-26彈道導彈引發(fā)了外界格外關注。
據(jù)英國媒體報道稱,東風-26射程估計為3000至4000公里,可以使解放軍能夠以“第二島鏈”或者關島的美國海軍編隊為目標。
軍事專家邵永靈在接受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采訪時表示,外媒之所以對東風-26給予關注,就在于該導彈彌補了過去我國軍事能力的空白區(qū)域,而且還是一款新型的、性能先進的彈道導彈。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wǎng)站報道稱,東風-26除了執(zhí)行核反擊任務之外,還可以對海上航行的中大型艦船實施常規(guī)中遠程精確打擊。預計該型導彈射程為3000至4000公里,它使使解放軍能夠以第二島鏈或者關島的美國海軍編隊為目標。
東風-26導彈
報道稱,東風-26導彈可以被視為繼“東風”-21D之后的第二代反艦彈道導彈,除了航母等大型艦船外,該導彈的精確度足以攻擊驅逐艦大小的中型艦船。中國部署能夠瞄準遠至關島的美國海軍艦船的第二代反艦彈道導彈的可能性,給美國帶來了新威脅。
東風-26亮相后,被外界冠以“關島快遞”的綽號。有評論指出,這款導彈的射程可以觸碰到美軍在關島的基地,暗指它可以打擊所謂的第二島鏈。
二炮三型遠程導彈方隊天安門前震撼登場
對此,邵永靈表示,我國彈道導彈過去在射程分布方面比較極端,要么是射程幾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的中近程導彈,主要搭載常規(guī)彈頭。
要么是射程達七八千公里或上萬多公里的遠程導彈,這類導彈可搭載核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