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后,售后服務、技術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全部集中開會。
1小時后,兩位外場服務人員立即啟程,赴外場執(zhí)行任務。
短短1個小時,快速反應、無縫對接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事實上,這只是制動分公司實施“聯(lián)合指揮部”下,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一環(huán),切實改變了過去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做法。
勇于去爭,這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敢邁出去,才有成功的可能。人,必須克服恐懼心理,這是戰(zhàn)勝自己的第一道關口。
對自己狠一點,才能對工作狠得下去。我們?yōu)殡y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這個團隊。
敢于去闖,就是做人要有擔當。心里永遠裝著別人,裝著企業(yè)的利益。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的職責負責,這樣的人品最可貴。
善于去做,就是怎么想辦法把項目這個“山頭”千辛萬苦打下來,怎么把技術變?yōu)楫a(chǎn)品,把產(chǎn)品變?yōu)樯唐贰?/p>
20世紀80年代,制動分公司是國內(nèi)機輪剎車絕對的“主角”;
21世紀初,軍工戰(zhàn)略大調(diào)整,國家鼓勵民營企業(yè)參與軍工產(chǎn)品的競爭,制動分公司由“主角”變成“配角”。
如何從“配角”搶回“主角”?
向克陽思考的,是如何實施“讓用戶驚喜和感動”工程,從制造重點向性能優(yōu)異+精細制造+服務鏈條延伸。
直面競爭的失利,“主角”變成“配角”,“跑龍?zhí)?rdquo;的角色就成了必然。
一些項目,原本不讓制動分公司參與研制,制動人完全可以因此而放棄。相反的,他們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自籌資金,毅然決然,排除萬難,采取“跟跑”戰(zhàn)略,研制出了可靠的機輪和剎車系統(tǒng)。特別是當指定配套單位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分公司從“幕后”走到了“前臺”。
當制動分公司主動研制的機輪剎車系統(tǒng)產(chǎn)品成功裝機首飛,全新的剎車系統(tǒng)設計,成熟的機輪剎車技術應用,使這個項目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由“不可能”到“有可能”,再到“首先裝機試飛成功”,得到了主機廠(所)的高度認可,維護了分公司“老國企”的尊嚴。
在制動人歡呼勝利的時刻,在制動人揚眉吐氣的時候,沒有人能想象向克陽在沒有為大型運輸機配套主機輪時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也沒有人能想象向克陽臥薪嘗膽、力挽狂瀾、收復失地的決心和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