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謀者網站7月16日報道稱,伊拉克選出了第一位女市長。
在這間寬敞的辦公室里,墻上鑲著厚實的木板,屋里擺著深色真皮扶手椅,鋪著沉甸甸的地毯,西克拉·阿勒瓦什躡手躡腳地走了過來。她的腳步如此之輕,以至于別人可能會誤以為她不想拋頭露面。但是,盡管她的腳步如此之輕,今年46歲的她卻成為轟動一時的人物——不僅在這個地區(qū),而且在歷史的坐標上。這里是巴格達,一座經過多年戰(zhàn)爭仍然飽受其苦的城市,阿勒瓦什成了這座城市的新市長。事實上,她是巴格達第一位女市長。
雖然上任才幾個月,阿勒瓦什的重要性再明顯不過了——在一個西方人把不重視女權同這個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國家里,阿勒瓦什挺身而出,成為所有阿拉伯國家首都的第一位女市長。她的前任深陷腐敗丑聞之中,在伊拉克總理阿巴迪的保護下,她掌握了大權,兌現了后者做出的提升伊拉克婦女地位的承諾(伊拉克主要城市的市長是由總理挑選出來的)。不過,她的工作并不值得人羨慕——巴格達的居民天天生活在炸彈襲擊的恐懼之中。腐敗猖獗,在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排行中,伊拉克在174個國家中名列第170。另外,市長大人手中可以動用的資金也少了,因為巴格達的預算最近因為石油收入減少而被削減。
她的政綱是:把老式的民粹主義帶給人民,尋求“與人民的直接接觸”。首當其沖的就是把一些用詞弄得實際一點。阿勒瓦什的前任喜歡把傷痕累累的巴格達說成是比紐約和迪拜更美好的地方。這樣的人誰敢相信。她的口號是:透明和來自于人民的信任。到目前為止,這個口號僅僅只出現在公園里的鮮花節(jié)上。顯然要做的事情更多。